得到指令,老曹便不再啰嗦,按照图纸开始制作弹簧。
他先将一块精铁烧红了,放在铁砧上反复捶打。
随着老曹的不断捶打,精铁被锻成细绳一般粗细的铁丝。
然后他又用钳子夹起铁丝,将其一圈一圈地缠在一根粗铁棍上,做成弹簧模样。
经过加热、缠绕,总算将弹簧给缠绕均匀。
最后,他将缠绕均匀的弹簧放在水中淬火。
“尺寸上勉强能算合格,咱们检测一下弹力。”
李植拈起弹簧看了一番,倒也还像那么回事儿。
就是弹力是否合格,还需要经过测试才知道。
检测弹簧是否合格的标准很多,但以大唐现在的情况来看,能检测的并不多。
例如:材质验证、载荷测试、硬度测试、载荷测试、金相检测等都无法完成。
目前能检测的只有外观检查、尺寸粗测、弹力粗测、耐久性测试等。
而李恪只试了几次,就发现了很大的缺陷。
“不行,弹力不够,而且很快就产生塑性形变了。”
他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弹簧的材质不对所致。
后世的弹簧都是用专门的弹簧钢做的,而现在用的是铁。
用铁做的弹簧根本不符合要求,更何况这铁貌似还不是精铁。
“老曹,你不要用铁来做这个,换成精钢来做!”
老曹愣了愣,“殿下,会不会太奢侈了?”
在大唐,能配得上用钢来制作的,也就是武将们使用的武器了。
李恪却坚定地说道:“就用精钢,费用问题不需要你来操心。”
目前建筑钢筋的还没取得突破性进展,所以他们才会觉得奢侈。
一旦炼钢技术得到突破,钢材的问题便不是问题。
似乎怕是想到什么,李恪补充道:“你等会儿把钢丝弄细一些,大概是刚才的一半即可。”
本来想再劝说一番,但想起刚才的警告;
老曹便点了点头:“好!那便依殿下的。”
他又鼓起风箱,取出一块精钢,丢进锅炉里烧红。
铛铛铛—!
大概敲了一刻钟,那块精钢被锻打、缠绕成弹簧模样。
经过淬火,一个钢制弹簧呈现在众人眼前。
李恪再次试了试那钢弹簧,发现效果比刚才强多了。
不过他并不就此满足,又让工匠们齐齐上阵。
有的改变缠绕角度,有的改变钢丝粗细,有的改变淬火工艺,愣是做了十几个不同的钢弹簧。
最后经过反复试验,从中找出弹力最大的一个,这才作罢。
“嗯,这弹簧的参数、工艺等你们记一下,暂时就按照这一版的。”
“另外,沉栏、导轨等部件也加紧赶制,那些的要求就简单一些。”
“材质也不需要用钢,用铁就行。”
指点一番过后,李恪带着合格的钢制弹簧离开。
安排完飞梭织布机,还得安排珍妮纺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