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助回眸一笑,说道:“可以啊,嫣语姑娘请说。”
嫣语正端坐在一张书桌之上,姿态优雅地握着毛笔。
依照李国助的吩咐,她正在为这次会议做着笔录。
发言要求得到许可后,她软软糯糯地说道:
“我可以理解少东家建立实学至上的教育体制,及倡导实学兴邦的目的,”
“毕竟南海边地的开发是由公司主导的,而公司是要盈利的,”
“百姓能在这片土地上更好地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便能为公司提供更好的商品用于贸易。”
“而百姓能接受实学教育,正是他们能更好地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前提。”
“所以我完全赞成南海边地的学校以实学教育为主。”
“我也相信,依靠实学兴邦,南海边地的百姓肯定都能富庶起来,至少都能得到温饱。”
“可是当百姓得到温饱以后,文学和艺术就肯定会成为他们追求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偏重实学并没有错,但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兼顾一下其它方面呢?”
“比如说文艺,对吗?”
李国助笑着说道,然后回头对全桌人道,
“嫣语姑娘说的很对。”
“其实这与倡导实学的教育理念并不矛盾,因为很多商品都是有艺术属性的。”
“比如丝绸、服装、毛毯、家具、瓷器、皮革、毛皮制品等等,”
“甚至就连舰船、机器和枪炮都有艺术属性!”
“总之商品不够美观,是很难赢得消费者的青睐的。”
“所以在职业学校中,很多专业都必然会有艺术课程,以确保学生能够给产品设计出精美的外观。”
“可见倡导实学的教育理念,并不会阻碍艺术的发展,反而还有促进作用。”
“至于文学,从蒙学到中学都应该是一门必修课程,也应该被纳入考核。”
“大学倒是可以作为选修课程,或者由对文学感兴趣的学生组织结社去探讨学问、交流思想。”
说到这里,他又回眸一笑,问道,
“嫣语姑娘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