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零六章 死里逃生
理刑官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待确认身份无误后,他缓缓坐回椅子上,然后毫不犹豫地扔出两个火签令牌。那火签令牌在空中划出两道弧线。
两名刽子手动作迅速地捡起地上的火签,然后将其插在腰间,他们各自拎起寒光闪闪的鬼头刀,脚步稳健地走到两个受刑人身后,等待着最后的命令。
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号炮响起,刽子手们毫不犹豫地挥动手中的鬼头刀,刀光闪过,两颗头颅瞬间滚落,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刑场的地面。
行刑结束后,众官员们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纷纷转身离去。然而,有两个人却留了下来,他们便是宛平和大兴两县的县令。由于这孙元化,张涛生前都是官员身份,所以按照惯例,需要让他们的家属前来收尸。
家属们在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地哭喊着赶到了刑场。张涛的家人很快便将他的尸首收拾好,放进棺木中,然后装车运走。
与此同时,孙元化的三个儿子也匆匆赶到了刑场。当他们看到父亲那惨不忍睹的尸首时,心中的悲痛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尤其是年仅十四岁的孙和斗,他不顾满地的血污,毫不犹豫地跪了下来,开始默默地收敛父亲的尸首。
张好古见状,心中一阵酸楚,他快步走上前去,对着孙和鼎、孙和斗和孙和京说道:“我是你们的叔父张致远,三位世侄,还请节哀顺变,先将尸首收敛了吧。”
三人与父亲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通过信件他们了解到张好古这位叔父,但却从未真正见过面。由于年纪尚小,老大孙和鼎也不过才十六岁而已,面对张好古前来帮忙处理丧事,他们自然完全听从张好古的安排。
首先,张好古找来了仵作,将尸首仔细地缝合起来,然后放入棺材中。接着,他花费了一些银钱,雇请了几个帮闲将棺材抬上了马车。
由于孙元化在京城中并没有自己的房产,所以他们只能拉着棺材出了西门。张好古的马车在前面引路,后面紧跟着那辆装载着尸首的马车,一路前行。
当夜幕逐渐降临,天空开始擦黑时,他们终于抵达了青园。为了遮人耳目,张好古还特意让人搭建了一个芦席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