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唯独只偏爱那岱玉?
他倒宁愿她多情!
……
元春省亲那日,贾母身着朝服,领合族女眷及其夫侍在正大门外翘首以盼,一家人从天亮等到天黑。
听闻省亲这日,宫中夫侍并不能白日就立即归家,白日需得先在宫中听召,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大明宫赴宴,戌初才起身。
毕竟身为君侍的职责,怎么能因为省亲耽误了呢。
当听到太监的唱喏声,众人便知贵君到了,手执鎏金宫灯的宫人过了之后,十八对龙旌凤翣缓缓而来,元春的銮驾之下,陆续跪伏的锦缎衣袍如浪一般此起彼伏。
等入了正堂,见过家人,元春顷刻间泪如雨下,“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却骨肉各方。”
元春离家多年,团聚不过一时片刻,自然该有些怨气,可这般光明正大地控诉,万一让别人听去了可怎么办,贾政一时有些慌。
她正了正身形,恭恭敬敬道,“臣不过草莽寒门,得今上看重,又因祖上有些德行,才有机会为百姓做些实事。
臣有小小官职,一家上下能够糊口,您如今入宫为侍,又得了省亲的恩典,更该感谢皇上的隆恩。”
如何能自怨自艾呢?脑袋还要不要了。
“臣自然该为陛下肝脑涂地,您也要好生伺候陛下,全了忠孝之意,至于家中,无需牵挂,天子脚下,我们一家都很好。”
贾政全是官腔,保准挑不出一丝错处。
元春被点醒,看了眼随侍的人,这里面保不准就有宫中的耳目,于是他也跟着点点头,“今上隆恩,侍瑾记于心,自当尽心竭力,母亲父亲在家中也要保重,不用惦记我。”
贾政的神色柔了些,道,“家中一切都好,不过唯一担心的就是你妹妹,她不爱读书,没个正形。”
“不过园中所有亭台轩馆的匾额都是她所题,贵君可要一观?”
俗话说长兄如父,昔日元春在家时,十分爱护幼妹,他在宫中常惦念着她,如今听到贾政这般说,瞬间不再伤感。
将那些匾额拿来看,元春一一夸过,又为省亲别墅赐名“大观园”。
而后又令众男儿作诗,一一看过,元春得出结论,终是薛林二人不同。
也真是巧了,这两人都与阿霜有些关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位是贾母为她挑的,一位是王氏属意的。
元春的目光落在纸卷上,上面正是:
《杏帘在望》林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