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没有强行植入英国的全套殖民模式,而是因地制宜,从解决海盗、调和部落矛盾这些紧迫问题入手,慢慢奠定统治根基,这种刚柔并济的策略,为布鲁克王朝的争取了民心。
婆罗洲当地部落众多,习俗各异,布鲁克没有强行推行英国律法,而是设立“部落法庭”,选拔部落中有威望的长老依据传统习俗裁决纠纷。
只在涉及跨部落或重大刑事案件时,才由他主导的中央法庭依据英式法律介入,如此一来,既尊重了部落文化的多样性,又保障了公平正义的普适性。
为改善民生,布鲁克指导农民改良种植技术,推广高产作物,还兴修水利设施,让农民粮食有了增产,所以,土着对这位外来统治者的认同感也与日俱增。
布鲁克这个个体户一定意义上不受英国本国贵族的待见,因为这些贵族和新兴资本家并不能在布鲁克所谓的沙捞越国捞到什么好处,支持的人并不多。
但是在国家层面,英国政府又需要布鲁克的沙捞越国作为在婆罗洲的势力前沿。而布鲁克也需要英国在背后作为靠山,应该说是各取所需。
在成立王国之后,布鲁克的冒险得到了收益,他也开始用金钱游说英国那些掌权的人,最后沙捞越国还是获得了英国的承认。
布鲁克曾询问了英国政府是否接受其本人将文莱占为己有,却被英国方面告知,尽管文莱存在管理不善之处,其仍旧有着意义鲜明的国家认同,故不能就此被布鲁克吞并之。
其实,文莱国是英国殖民的对象之一,但如果文莱国被布鲁克吞并,法理上英国无法去殖民自己国民开辟的国家。
所以,沙捞越国与英国之间的关系极为微妙。布鲁克是不会邀请英国的那些人入股他的王国,也不会邀请英国军队入驻他的王国。
但是,他要用金钱与英国的海军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也会为英国海军和英国商船在婆罗洲这一块海域活动提供给养。
在这种微妙的情况下,詹姆斯.布鲁克手下最为忠心的就是他的家族人员,主要是他的几个外甥和侄子,然后就是他招募的英国退伍军人,这些都是他的军官和文臣的主要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