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官员的调整

趁着要过年的时候,李家也有不少支系、旁系的求见李母,家里有些子弟想去李九章那边做事。

李母也挑了一些人品不错的,让崔永禄带着去看看,因才任用。

且不说李母回绍兴将过去几年受的气争了回来,李九章也在莫名其妙牵扯进去的知县调整的事情中占了上风。

本来广东因为鸦片战争的后遗症,民心浮动,排外运动和民间闹事纷纷,为了稳固政局,广东就一直下意识的保持府县正印官的稳定。

可是官场就是这么回事,一旦有些人把这事儿拿出来说,那就得有所回应,不然哪个地方出现了贪污,这责任就在吏部和督抚衙门了。为了回避责任,稳定的事情那就放在一边,该按制度干就按制度干吧。

按例,李九章已经过了年限,这几年防城县既未闹匪,也无民变,税赋也从未拖欠,甚至还能稳中有升,在普遍因为广州衰退导致的经济下行的广东,政绩算是卓异了,只要调整,那就应该升职了。

但李九章这几年一直在通过商业构建的关系网中,对那些能左右他官位的层层官员表达了自己不想离开防城县的想法,这其中自然有人猜出奥妙,这些人也是利益链条上的人,自然会不显山不露水的帮忙。

这下好了,李九章后悔自己如此优秀了,非要每年不拖欠赋税干嘛。

但吉人自有天相,道光帝执政期间,最大的清名就是节俭,节俭到了什么程度,连后宫妃子品级没事都降一降,好减少待遇支出。

这货为了省钱连妃子的品级都降低,到了下面,肯定没事就搞裁撤,正当帮着李九章一班人没辙的时候,道光帝下旨了,成立高廉道,道府驻地高州;撤防城县,并入钦州。降钦州直隶州为散州,廉州领钦州。

这一下,原来是副地级市的钦州变成了县级市,钦州知州从正五品变为从五品。督抚衙门和吏部的关系一起使力,李九章将提拔为钦州知州。

防城县并入钦州,等于李九章级别高了,地盘大了,还没离开防城县。

这都是始料未及的事情,无论李九章还是始作俑者的推手邓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