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强取豪夺

两宋传奇 东方唐宋 2018 字 22天前

宋钦宗抵达金营,毕恭毕敬的弯腰见拜,并亲自捧着降书弯腰给完颜宗翰,完颜宗翰却不理不睬,兀术又不在大帐里,宋钦宗只好向和颜悦色的完颜宗望见礼。

完颜宗望瞅了一眼宋钦宗,笑了笑,定睛一看,不觉惊喜万分,果然一篇好文章,朗朗上口,四六对偶,其文曰:

臣桓言:背恩致讨,远烦汗马之劳。请命求哀,敢废牵羊之礼。仰祈蠲贷,俯切凌兢,臣桓诚惶诚惧,顿首顿首。窃以契丹为邻,爰构百年之好。大金辟国,更图万世之欢。航使旌,绝海峤之遥;求故地,割燕云之境。太祖大圣皇帝特垂大造,许复旧疆。未阅岁时,已渝信誓,方获版图于析木,遽连阴贼于平山,结构大臣,邀回户口。虽讳恩义,尚贷罪愆。但追索其人民,犹夸大其土地。致烦帅府,远抵都畿。上皇引咎以播迁,微臣因时而受禅。惧孤城之失守,割三府以请和。屡致哀鸣,亟蒙矜许。

官军才退,信誓又渝:密谕土人,坚守不下,分遣兵将,救援为名;复间谍于使人,见包藏之异意。遂劳再伐,并兴问罪之师;又议画河,实作疑兵之计。果难逃于英察,卒自取于交攻。尚复婴城,岂非拒命?怒极将士,齐登三里之城;祸延祖宗,将隳七庙之祀。已蠲衔璧之举,更叨授馆之恩。自知获罪之深,敢有求生之理?

伏惟皇帝陛下,诞膺骏命,绍履鸿图。不杀之仁,既追踪于汤武;好生之德,终俪美于唐虞。所望惠顾大圣肇造之恩,庶以保全弊宋不绝之绪。虽死犹幸,受赐亦多。道里阻修,莫致吁天之请;精诚祈格,徒深就日之思。谨与叔燕王俣、越王偲,弟郓王楷、景王杞、祁王模、莘王植、徐王棣、沂王?、和王栻,及宰相百僚、举国士民僧道耆寿军人,奉表出郊,望阙待罪以闻。臣桓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小主,

大金国天会四年十二月日,宋臣赵桓上表。

完颜宗翰见完颜宗望直夸降表写得好,不以为然,一杯酒下了肚,闷闷不乐,心中冷笑一声,降表写的再好顶个屁用,莫如金银珠宝来得痛快,便瞪了一眼宋钦宗,冷冷的道:“宋朝皇帝,为何你们办事如此拖拖拉拉,慢慢腾腾,成何体统,金银远远不够,依我之见,我看这样,等如数交够后,你再回去,意下如何?你如今回去恐怕有些妨碍。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自然心神不宁?本帅安排你在此歇息几日,看看球赛如何?听说,你们的高俅太尉是天下第一的蹴鞠高手,不知如今能否踢上几脚,让我们开开眼界,算是不虚此行了。”

宋钦宗一听金人又要扣押自己,顿时心急如焚,不停作揖之际忙道:“高太尉早已病故。呃,且莫如此,且莫如此!我马上派二十四名官吏协助贵国将士前去查抄财物,您看如何?”

完颜宗望道:“如此甚好,不过,依本大帅之见,如今您在哪里都不周全,在我金营最稳妥。”

宋钦宗神情恍惚片刻,十分不解的忙道:“这是为何!将军千万说个明白,不要让我稀里糊涂,我就可怜了。”吓得一身冷汗,后背发凉,耸了耸肩。

完颜宗望寻思,且给宋钦宗讲些道理,免得他稀里糊涂,随即笑道:“你可仔细想想,派人查抄达官贵族、富商大贾、黎民百姓的财物,他们难道不记恨于你?你如若回去,他们岂能袖手旁观,轻易放过?如今你虽为大宋皇帝,可城中百姓自然明白,你不过亡国之君而已,他们激愤异常,气急败坏之际,把气统统都撒在你身上,如何是好?就算我们想救你,恐怕也分身乏术,有心无力。如若那般,怕是为时晚矣!那时你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身首异处,岂不白白丢了身家性命?我如何不知,你在这东京城,皇宫大殿中,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呼风唤雨,衣食无忧,并不愿离去。不过事到如今,已是时过境迁,你就不必执迷不悟,也不必恋恋不舍。想开一些,好死不如赖活着。你们汉人三国时期就有一个人,我很欣赏,安乐公刘禅,你看他多好。明知道天意难违,就有自知之明,反缚己手,离开成都,到达了洛阳。乐不思蜀,岂不痛快?何必和那孙皓一样,等着人家晋武帝司马炎去设坐等待。那样不好!司马炎和刘禅大摆筵席,人家两人吃吃喝喝,歌舞升平。你说孙皓他去迟了多不好,酒也凉了,肉也冷了。不但没有兴致,反而不懂礼数。你如今就是刘禅,我金太宗就是晋武帝。你要明白,识时务者为俊杰。”

兀术寻思,亡国之君也配问个没完没了,想到这里,乐个不住,叹了口气笑道:“你以为我们有多少人马,比你的禁卫军都少!三千而已。”

听了这话后,宋钦宗顿时想起了张叔夜的话,马上就瞠目结舌,捶胸顿足片刻,战战兢兢,不再作声,诚惶诚恐,瘫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