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仍然穷追猛打,廷尉与侯史吴都被腰斩,少府在狱中自尽,桑家的案子,总算告一段落。
朝中大臣们都看见与霍光作对的下场,所以争相趋奉大将军了。
而霍光在处理完桑家以后,树立起自己的威望权势后,又把目光投向遥远的西域。
这个时候的西域,通常是摇摆在汉朝与匈奴两大国之间,一般来说,匈奴使者比较野蛮,但汉朝使者也很霸道。所以西域小国,不论做谁的附庸,日子都不算好过。
按霍光的思路,汉朝皇帝驾崩,西域小国应该遣使前来哀悼。新皇帝登基,西域各国还应该遣使前来祝贺。
查了一下,少了楼兰国的使者。
楼兰国王叫安归,这个时候,正在紧抱匈奴的大腿。
正好骏马监傅介子受命出使大宛,霍光就让他顺便质问楼兰王安归,是不是准备与大汉决裂?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霍光就将调动大军讨伐。
傅介子虽然只是个四百石,但行事果决,马上请示大将军:
“大将军,现在楼兰和龟兹两国,好像都有背反之意,要不要把这两个国王干掉,威慑西域诸国?”
霍光沉吟一下回答说:“龟兹的位置远了些,大军行动不便。倒是楼兰,你可以看情况试试。”
傅介子真的去试了试,宣称大汉皇帝将要赏赐西域各国国王一些金银珠宝,还散布紧张空气,说珠宝有限,来的慢了就领不到了。
要说这楼兰王安归也是财迷心窍,果然带人前来领取珠宝,没想到赏赐没领到,反而赔上了性命。
被傅介子埋伏的刀斧手当场砍杀。
西域各国是吓坏了,纷纷表示效忠大汉。
但朝廷内部,也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主要是指责傅介子不讲信誉,严重破坏汉帝国在西域各国的正义形象。
霍光才不管什么道义、什么形象呢。我不杀掉廷尉和少府,你们会知道我是正确的吗?现在西域各国纷纷遣使来朝,这就是汉帝国的威严体现嘛。
很好,傅介子的做法,很适合我的口味。
不听话的成了死人,活着的就都是听话的。
上朝的时候,禀告皇帝刘贺,说傅介子为国立功,应该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