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陈汤转述皇帝做“太平天子”的答复,太后并不满意。
“哼,他做太平天子就好。至于人丰物稔,四境平靖,自有大将军、丞相和光禄大夫他们一帮臣子操劳,何须皇帝多虑?”
陈汤心里雪亮。
原来太后说的这个“太平天子”,就是啥也别干!
说直接点,尸位素餐!
但他了解的皇帝,其实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
虽然顶撞太后肯定结果不妙,但陈汤还是想问清楚话:“太后,小臣愚昧,如果皇上乾纲独断兴利除弊,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岂不甚好?”
太后想起了大将军外公的话,淡淡一笑:“他?呵呵,兴利除弊,利国利民,自然好得很,那可不仅仅是太平天子,更是一位贤君明君啦。”
陈汤随口问道:“那皇上成了贤君明君,不是更好吗?”
太后饮了口茶,慢慢反问:“你说,本宫既然身为皇太后,岂有不盼望皇帝大有作为之理?”
放下茶杯,接着说道:“乾纲独断,呵呵,当然甚好。不过,君为臣纲,他自己做到了吗?什么仄注冠,什么九旒冕,什么虎豹相斗。所以本宫啊,也不指望他有多大作为,只盼他做个太平天子吧!”
陈汤明白了,皇帝的一举一动,太后都给他记着账呢。
觉得皇帝不像个贤君明君,这才提出最低要求,做个太平天子。
他可不知道,这不仅仅是太后的意思,还是大将军的意思。
太后懒懒的说道:“这些话,你回头都可以禀告皇帝,当然,有些话你不敢说,那就不说也罢。”
意思也很明白,太后的话,并不准备瞒着皇帝。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都由陈汤做主。
陈汤见太后情绪有些散漫,现在再提当校尉的事,不知道是否合适?
嗯,还是先回到“困卦”吧,有时候话赶话,也就顺带说出当校尉的话了。如果现在生硬的提出,怕是一无所获。
“对了,太后,这爻辞,小臣尚未解释呢。”
听了陈汤转述皇帝做“太平天子”的答复,太后并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