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摆了摆手。
“只是遣一期门令祭祀,本宫以为,尚不足以体现朝廷仁义治国,讲求孝道。”
霍光闻言一愣。
太后的意思,是嫌期门令官职太小?
可是祭祀,谁来都一样啊。只要有了朝廷符节,那就是皇上亲临之意。陈汤这人当然人微言轻,但皇上怎么样?
“臣不解太后之意。”
太后笑了笑:“本宫意欲亲赴昌邑祭祀。”
霍光又是一愣,接着心里明白了。
唉,这个外孙女,想出门玩就直说呗,还找出那么大的借口来。
鹰眼里的目光成了一片慈祥。
“太后亲临祭祀,昌邑国上下皆有荣焉。不过,随行车驾、人员、膳食、衣物,皆须有专门部署。广汉,你须要详加准备,不容半点差错。”
长乐宫卫尉邓广汉连忙答应。
听见大将军居然马上答应下来,陈汤有些愕然。
但听见大将军的一番布置,好像邓广汉也要随从前往,马上就明白,自己那点小阴谋,早点收起来吧。
根本不是自己与太后两人风光旖旎走一路。
连自己的持节身份,说不定都会被卫尉邓广汉取代。
毕竟人家才是货真价实的卫尉,比自己一个小小期门令,不可同日而语。
与其等人家来撵,不如自己主动辞职。
“太后,大将军,卫尉,既然布置妥当,小臣人微言轻,不如请卫尉持节昌邑,小臣还是在未央宫持戟。”
霍光的鹰眼又扫到陈汤脸上来了。
“不必。圣旨命你持节,不可擅自改变。”
陈汤心里好笑,现在大将军又变成遵守国法的忠臣了。
今天在宣室殿,是谁对着皇帝大吼大叫来着?哎呀,忘了,是谁?
太后亲往昌邑国祭祀,当然是朝中一等一的大事,虽然霍光说圣旨不可擅自改变,但得知太后亲往之后,皇帝也大为激动,连忙改派宗正刘德作为皇帝使者,持节前往昌邑,主持祭祀。至于陈汤,旨意命他做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