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陈汤是官身,就算离家近在咫尺,也只能随着祭祀车队一起离开。
除此之外,昭君有句话一直不好开口问陈汤:
在长乐宫那天晚上,他究竟说了什么骚扰言语,竟然使得太后命令他来向自己伸出魔手!
好几次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
毕竟还是新婚夫妇,这种话又牵连到太后,昭君还真不敢随便过问。
一路上就这么在平淡中过去了,虽然不是晓行夜宿,但太后一直没有下旨停车,所以行程比来时后快了很多。
看见昭君随着太后一行去了长乐宫,陈汤放下心来,跟着宗正赶紧前去面见皇帝复命。
听宗正和陈汤汇报了祭祀情况,虽然生父只是配享,但毕竟是太牢,刘贺长长舒了一口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然“孝子皇帝”因为大将军他们反对而没能当上,不过,让先父吃上牛肉,好像比一个名称更来劲。
口惠而实不至。刘贺感觉自己是没有“口惠”,但“实至”了,这也不错嘛。
至于奖赏两个臣子的事情,刘贺觉得可以先摆一摆。
今天大司农田延年和给事中丙吉联名上奏,说去年旱灾的影响刚过去,今年的旱灾又来了。
三辅大旱,延及汉中,而且蝗灾初现,民心混乱。
按照汉武帝留下来的传统,这么大的灾害,皇帝肯定要做检讨,下《罪己诏》。
现在两个亲信回来了,刘贺想和他们商量一下,是不是真的要下《罪己诏》?
宗正了解情况以后,也是面容严峻:“陛下,臣以为,可以先祭天求雨,缓解旱情。如果祭天求雨无效,陛下再考虑是否下诏罪己。”
陈汤也想解决旱灾,可是老天不下雨,自己没有招。
听宗正的意思,是要皇帝先稳住,不要忙着下《罪己诏》,免得过早损害皇帝的权威。这个也有道理,皇帝嘛,就算真的要下《罪己诏》,那也要等到万不得已的关头。
不过皇帝自己检讨错误的事情,陈汤倒是觉得很新鲜。毕竟前世的时候,已经没有皇帝了,也不知道清朝那个小皇帝,如果下个《罪己诏》,态度又特别诚恳,会不会挽救清朝多活上几年?
皇帝召见重臣们,商量应对旱灾的大事,陈汤人微言轻,当然没法留下来参加这种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