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明亮的眼光投向了陈汤。
“提醒?期门令,又给皇帝说什么呢?”
皇帝打了一点埋伏,没有说陈汤提出晨昏定省的语言环境。
“期门令进谏,说母后鞍马劳顿,又亲自在昌邑主持了祭祀,皇帝理应依照晨昏定省之制度,前来问安。皇儿一向也是大大咧咧的,这礼法方面的规矩,倒是多亏少府和期门令他们从旁进谏呢。”
太后心里琢磨着陈汤的真实用意,嘴上却淡淡问道:“既如此,皇帝可给期门令奖赏了?”
皇帝把给陈汤的奖赏又说了一遍。
太后心里明白,这个校尉的职位,最初还是自己向大将军提起的,只是大将军当时一口拒绝了。直到此番在昌邑,邓卫尉得到了陈汤的效忠以后,回朝告诉了大将军,大将军才终于同意给陈汤做步兵校尉。
这样一来,自己与陈汤,那就真是隔得远了,再不用担心陈汤老是往长乐宫跑了。
心里反而有一丝淡淡的惆怅。
不过人生本来就是这样啊,缘深缘浅,都无从知晓。
又生出了促狭心,让尚食去抱来一匹锦缎。
昭君当然很奇怪,这锦缎不能吃不能喝的,我这尚食去抱来?
太后之命,谁敢违抗?
抱来以后才知道,这是太后赏赐给陈汤的。
“汤,你呀,今后就是要好好做个忠臣,多多向皇帝进谏!现在皇帝也给你新的重要职责了,那你更要想好,到了上林苑以后,把那些无知刁民,打发的远远的。嗯,皇帝,过段时间,咱们也可以去上林苑游览一回呢。”
皇帝叹口气:“皇儿也想去呀,只是这旱情,实在令人头痛。”
太后也没别的法子,只能宽慰皇帝两句,让他多与大司农田延年他们商量。
倒是笑着对陈汤说:“等你任命到了,前往上林苑的时候,别忘了来把昭君接走哦。”
小俩口都是又惊又喜,连忙叩拜谢恩。
昭君内心更是感激。
太后这种人,要是不能长命百岁,那老天爷可真是瞎了眼了。
给自己找了个如意郎君,还给自己主婚,又提拔夫君做了步兵校尉,然后让自己离开长乐宫,去做一个家的女主。
虽然可以想见,步兵校尉的夫人没有多大气派,但是,那是女主啊!
从今往后,只有别人给自己端茶倒水啦!
想想都激动。
何况这个夫君,从太后到皇帝、大将军,他跟谁不是熟络成一片的!
去了一趟昌邑国,回来以后邓卫尉就跟他成了好哥们了。
真是摇头感慨,这种夫君,谁能想象两个月前还只是个奴隶?
陈汤的想法就没有昭君那么复杂了。
步兵校尉,祖公总算当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