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拙制巧?”赵佶微微皱眉,脸上露出疑惑之色,忍不住开口问道。
“梁山草寇被困,定是要四处出击,以获得粮草,军械,我军镇之以静,守之以拙,不为所动,自然安稳,以不败为胜!”童贯耐心地解释道,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有道理!”赵佶听了童贯的解释,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不禁点头称赞。
“第三策,便是以实击虚:就地位而言,则曰‘以主待客’,就态势而言,则曰‘以静制动’,就方法而言,则曰‘以拙制巧’。更就力量而言,则曰‘以实击虚’。这就是发挥禁军力量,击破梁山草寇的弱点,集结禁军实力,战胜梁山的虚张声势,扫荡梁山余孽!”
“第四策,以迂为直:禁军剿匪时,无论行军、进攻、或追击,都要采‘曲线行动’,有时宁可不走易走的大路,而要另寻小径山路来走,甚至有路的地方不走,偏要从没路的地方绕转过去。如此不怕崎岖,出其不意,才可使草寇觉得禁军神奇莫测,禁军才可打破梁山地利优势,出奇制胜,不会被那些草寇埋伏袭击!”
此时赵佶早已经听得呆了,在他想来,打仗而已,不过就是列开阵势,相互厮杀而已,没想到还有如此多的算计。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惊讶和敬佩,心中对童贯的能力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能在西军那里磨砺出来的,果真是不简单!
“第五策,独立作战:禁军剿匪,务须协同一致,互相策应。但是在郓州登州之地剿灭梁山贼寇,多是水战,山地战,因为地形复杂,河道水路繁多,登州山地多变,以及梁山草寇的诡诈百出等各种原因,禁军所出,无论是一军一厢,甚至一指挥一都,都要随时随地有独立作战的准备。”
童贯详细地阐述着自己的策略,脸上的神情严肃而认真。
“童爱卿,不过是区区草寇,难道一军还不够?”赵佶微微皱眉,脸上露出疑惑之色,忍不住开口问道。
“陛下,对付芒砀山宋江之流,一军足矣,然,对付能够跨州越县的梁山贼寇,一军不足剿灭!”童贯神色郑重,目光坚定地望着赵佶,认真地解释道,“梁山贼寇势力庞大,且占据地利。而禁军在水战和山地战方面,并不一定占据优势。因此,需要更多的兵力和更周密的部署,才能确保剿灭梁山贼寇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