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也站起身来,双手拱手,一脸郑重地说道:“俺那一众兄弟,皆是凭着郎君过活,一村老小,也多在梁山营生,郎君有事,只管吩咐!”
姜齐摆了摆手,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缓缓说道:“如今我梁山占了登州,想必二位也有所耳闻。此地多良港,只是海商之中,多是不义之徒,之前肃清登州之时,也尽数被百姓批斗打倒,但是如此一来,海上商路断绝,而梁山之中,善于行商之人少之又少。”
说到这里,姜齐轻叹道,“之前在水泊梁山,人马少,还可支应,如今梁山人马众多,粮草、军械等物资消耗巨大,单靠自身和柴大官人一条商路,怕是难以长久支撑。海商利润丰厚,若能打通海上商路,便能充实梁山储备,所以,此次请两位来,做个商路先锋!”
他的目光在李应和晁盖身上来回扫视,眼神中透露出对两人能力的期待。
“郎君竟是让我等做海商?”李应吃了一惊,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嘴巴微微张开,好一会儿才说出话来,“这……”
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毕竟自己此前虽有经商的经验,但主要是在陆地商道上,对于海商这一行当,还颇为陌生,只是听闻海商赚的多,风险大,具体的全然不知,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他实在难以一口应承下来!
“无须担忧,海船,海图,水手,货物,梁山皆可提供!”姜齐看出了李应的顾虑,脸上的笑容更盛了,温和地说道。
“此次海商任务,具体是跑一趟辽国的女真部,以及高丽和倭国。”姜齐把一些条陈交给晁盖和李应,“女真部如今大力发展畜牧、渔猎之外的营生,对精铁打造的农具、兵器以及中原的丝绸、茶叶需求旺盛,且他们盛产的皮毛、人参等在中原也极为畅销,咱们与他们的交易已有初步洽谈,相对顺利。”
李应点了点头,“小人也曾在跑私商时,和北面辽国的蛮子打过交道,他们尤其喜爱茶砖。只是高丽和倭国,小人却只闻其名,并未接触过。”
姜齐摆手笑道:“这点无须在意,我梁山在登州寻到了高丽通译,在那边,其国内贵族对瓷器、书画等文化用品极为喜爱,可他们在贸易中极为注重礼仪和等级,交易流程繁琐,稍有不慎便可能触怒对方,影响交易。”
晁盖苦笑道:“俺是个粗人,最不耐和那些人打交道。”
“最头疼的还是倭国,若非实在抽不出人手,咱也不想烦劳两位,”姜齐皱眉道,“他们资源匮乏,对各类金属矿产、粮食等需求大,不过倭国海域海盗猖獗,且其国内局势动荡,各方势力对贸易的态度不一,与他们交易,不仅要防范海上劫掠,还得小心应对其国内各方势力。当然,此行风险也不小,海上风浪无常,还有可能遭遇海盗劫掠。但梁山会安排兄弟护卫,保障安全。只是两位带着船队走上一番。”
李应听了姜齐的话,心中仍有顾虑,不由开口问道:“若是只跑这一趟,小人必当领命,若是之后一直跑海商,小人实在是不敢应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