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姓谁名谁,位居何职?”杨志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宋江,追问道。
在他心中,招安之事关乎自己和兄弟们的未来,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要问个清楚明白。
“这……”宋江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但他很快便恢复了笑容,呵呵一笑,眼神开始环视左右,“此处非说话之地,杨制使且随小可上山休整养伤,小可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宋江一边说,一边伸手做出邀请的姿势。
东京汴梁,皇城之内。
宣和殿上,赵佶端坐在龙椅之中,手中正捧着一份奏折,眉头轻皱,神色间满是疑惑。
“又是要招安?”他轻声喃喃,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悠悠回荡,透着几分不解与诧异。
“银台司最近为何多了这般请求招安芒砀山的折子?”他抬眸,目光扫向一旁垂手而立的梁师成,眼中带着探寻之意。
梁师成见状,连忙上前一步,微微躬身,恭敬回道:“官家,是些太学生上奏,为首的便是上次被派出去的李纲!”
“那些太学生知道些什么!”赵佶听闻此言,脸上闪过一丝不悦,随手将奏折叠起,“啪”的一声,重重丢在一旁的桌案上,动作间满是嫌弃,“说冗官冗兵冗费的,是这些书生,转过头说要招安,要扩充文人的,还是这些书生!一个个的,不知所谓!”
赵佶微微摇头,语气中满是对太学生们上书内容反复无常的不屑。
“想必是李纲之前在芒砀山受了草寇的恩惠,才如此奔走!”梁师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再次躬身,姿态愈发谦卑,“不然,实在无法说通,他一个太学生,如此操心招安是因为什么!”
“呵!”赵佶轻笑一声,笑容里却未达眼底,他缓缓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去把李纲招来,朕倒是想听他说说,为什么招安梁山失败了,反而如此为芒砀山开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