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考在即,你也不要看书太晚,不然我会心疼的,你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考试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距离太远,我不能时常给你写信,我和孩子都很好,勿念!爱你的芸儿!”
金晏川把信反反复复的看了几遍,嘴角微勾微笑。
孟芸一夜好眠,第二天,带着人继续逛。
马车在西城逛了两圈,中午换了个酒楼吃饭,下午没去逛,孟芸领着两个丫头去茶楼听曲儿去了。
自古青楼和茶楼都是打听消息的最好地方,青楼倒是不错,只是自己现在这样不适合去,茶楼倒是可以,很多明的暗的,茶楼消息不逊色青楼。
先是听了一个段子,然后一个曲儿,接下来就是八卦时间,就像是现代的单口秀,一个中年男子一人饰多角,绘声绘色的表演一个名门贵族嫡出小姐和自己的琴师私奔的故事。
这都是真人真事,就是把名字改了而已。
孟芸今天来是想了解一些关于漕帮的事,可是听了一下午,有关漕帮的消息一个都没听到,看来只有去瞧瞧了。
次日,还是原班人马,出了南城,漕帮的码头和大本营就在南城外不远的清远县。
城外,也很热闹,有不少农户开始整理土地了,再过两个月,就可以播种了,所以,勤劳的百姓都是闲不住的。
孟芸看到了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也不知道今年的旱灾会不会波及这里。
蟒河川流不息,官道离着蟒河不远,这里的蟒河可比周家村里的小小支流雄壮多了,高处到低处的水流,像草原上奔腾骏马,伴随着河水的呼啸声,犹如万马奔腾。
街上时不时就会遇到马车,有游商,有押镖的,也有普通的百姓,可见这边经济好,百姓富庶,连马车都多。
赶了一个时辰,中午终于到了清远县,几人先去小酒楼吃了午饭。
这里是县城,百姓的穿戴略微比府城逊色一点点。
清远码头,好大的面积。河边,放眼望去,入目全是圈起来的仓库,孟芸拿出望远镜往远处看,这里仓库有好多,远处还有很多人在忙碌,孟芸调了调间距,再往远处看,那里白茫茫一片,仔细一看,那是盐!
孟芸心情立刻不一样了,漕帮竟然制盐,她第一感觉就是,私制!不然朝廷怎么会把一个能决定民生的产业给一个混子出身的漕帮。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私制,胡家不怕人知道吗,既然这样明晃晃的,那就是不怕了,他们朝廷肯定有人,后台还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