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惠民医馆正式开业,鞭炮声后,孟芸扯下红绸。
惠民医馆
门口的门柱上则是一副对联。
但愿世间无疾苦
宁可架上药生尘
有很多百姓慕名而来,队伍排出多长。
孟芸严格遵守自己的原则,不要百姓钱,坚决不收。
墨大夫和白大夫两个老头子从早上坐在接诊座位上就没起身,中午时候,累的两个老头眼冒金星。
孟芸家里的良淑德也来帮忙,端茶倒水,做午饭。
“二位中午休息一会。”孟芸看到两个老头累成这样,于心不忍,于是问:“二位先生可还有医者朋友,可以介绍到咱们医馆,替二位分担一些。”
听到这话,两老头立刻来了精神。
“我有个同门……在那家医馆被几个同事欺负,上次见了,还向我抱怨,因为家里供了两个读书的孩子,条件有点紧吧,他还没勇气辞了那份工。”
“我同门也有两个医术很好,如今在村子里做赤脚大夫,到时候我问问。”
“都叫过来,我瞧瞧,行的话都留下。”不是孟芸财大气粗,实在是这问诊不要钱,来的人太多,有病的来,没病的也来瞎问一通,还都要耐心接待。
下午,两位大夫继续接诊,孟芸坐在一边,桌上的牌子写着诊费五十到三千两,视病情而定。
贤良淑德和玉树临风各忙各的。
百姓的队伍依旧很长。
海云府药材协会的车队来了,孟芸让所有人卸货,她带着人检查了货,仔细对照一番,结了尾款。
两老头又上火了,“东家,这可是好几万两的药材啊!”
“老先生放心,这些东西一定会物超所值的。”看到两个老头是为自己着想,孟芸便耐心的解释一番。
两老头摇了摇头不再多说,给自己的师兄弟同门写了信,继续坐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