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朝野迷局

咸淳元年,临安府。宋慈站在御史台门前,手中《洗冤集录》封皮被晨露打湿。三日前新任两浙路转运使张大人暴毙轿中,尸体呈现罕见尸蜡化。

文德殿内,理宗皇帝龙袍袖口红斑刺眼。“张卿家死因不许再查!”宋慈展开验尸格目:“陛下,张大人系乌头碱与水银中毒......”

“够了!”理宗拍案而起。殿外传来玉佩轻响,枢密使贾似道缓步而入:“宋提刑远道而来,本宫已在西湖畔备好宴席。”

画舫宴席上,宋慈蘸酒画出孔雀石粉的化学反应:“贾大人,这‘翡翠虾’的砷含量怕是已超标。”湖面骤起怪风,验尸格目飘落权臣脚边——上面赫然画着与皇帝龙袍相同的红斑。

当夜驿馆遇刺,刺客弯刀粉末在银筷上呈现蓝紫色镁盐反应。宋慈潜入太医院,发现与建阳盐案相同的乌头碱结晶,泛黄药方背面竟盖着赵县令官印。

夜深人静,大牢传来惨叫。唯一知青药童尸体呈现大理石纹路,舌下龙纹玉璜与柳如烟案玉佩如出一辙。狱卒低语:“此玉系太上皇赏赐贾似道之父。”

三日后,西湖断桥“法医学堂”。宋慈当众解剖尸蜡化尸体,揭露乌头碱致心律失常、水银致皮肤溃烂的真相。围观人群中突然有人抽搐倒地,口吐白沫。

“砒霜中毒!”宋慈举起染血玉璜直指贾似道轿子:“枢密使大人,这半块龙纹玉璜可与您腰间那半块对上?”

寒光闪过,贾似道头颅滚落尘埃。禁军统领宣读圣旨:“贾似道意图弑君,就地正法。”宋慈望着喷溅在《洗冤集录》上的血迹,喃喃自语:“真正的凶手,从来不是某个人......”

临安城钟声响起时,宋慈踏上归程。船舱内,他将新写的“宫廷毒杀”篇用火漆封好,投入长江。浪花翻涌间,“五石散”“乌头碱”等字迹隐约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