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宋良臣打算第二天就离开,可这里锦衣玉食、歌舞升平的生活让他难以割舍。欧阳萱对他关怀备至,温柔体贴,甚至在宴席上表明了心意,这更让他舍不得走了。
面对美人的挽留,他如何能拒绝?仕途不顺,却在感情上如此顺遂,宋良臣很快便沉醉在欧阳萱的温柔乡中,沉迷于这奢靡的生活,无法自拔。
两人相处融洽,郎情妾意,不久便私定终身。过了些时日,欧阳萱的父亲出现了。得知两人的事情后,他非但没有生气,还亲自为他们操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
婚后,宋良臣发现欧阳萱不仅容貌出众,才情更是不凡,对古今典籍了如指掌。每次诗词唱和,宋良臣都稍逊一筹。起初,宋良臣以为是自己才疏学浅,后来渐渐察觉,欧阳萱总是在不经意间引导他改进作诗的方法。他这才明白,自己的诗词虽有可取之处,但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时光匆匆,宋良臣在欧阳家一住就是一年。这天,宋良臣心中烦闷,坐立不安。在这里生活得越久,他对功名的渴望就越强烈。他想去考功名,却又担心欧阳萱伤心。
正纠结时,欧阳萱从外面缓缓走进来,轻声问道:“相公,你还是想去考功名吗?”
宋良臣欲言又止,不知如何作答。欧阳萱见状,微微一笑:“我懂你的心思,你想去就去吧,我不会阻拦。只是这一次考试,你要按照我的安排,把我教你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写上去。还有,这是我给你的,你拿回去熟读。”
宋良臣疑惑地看了欧阳萱一眼,接过她递来的纸张,打开一看,竟是一篇精妙绝伦的文章。刚要询问,突然脑袋一阵剧痛,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喂喂喂,醒醒,醒醒……”
宋良臣感觉头晕目眩,迷迷糊糊中听到有人在叫他,却怎么也睁不开眼睛。突然,他猛地惊醒,发现身边抚琴的欧阳萱和弹奏琵琶的女子都不见了,只有一个满脸胡须的壮汉提着一桶水,无奈地说:“这小子怕是失心疯了,谁把他送到张大夫那儿看看。中举的欢天喜地,落榜的一个个都这副模样。”
宋良臣一个激灵,急忙从地上爬起来,环顾四周,发现自己竟在城里,而非城外的欧阳家大宅。他拉住壮汉的衣袖,焦急地问:“兄台,我这是在哪儿?我不是在城外吗?怎么突然到了这里?”
壮汉甩开他的手,说:“李秀才,你这是魔怔了。刚才你还在看榜,走到我这儿就倒地不醒。要不是我这井水凉,你还睡着呢!清醒点,不就是落榜了吗?下次再考就是,至于这样寻死觅活吗?”
宋良臣摇摇头,逐渐清醒过来,眼前的人正是张屠夫,自己怎么会在自家门口,却毫无印象?可之前的一切又那么真实,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屠夫看着宋良臣失魂落魄的样子,又说:“李秀才,刚才听你嘟囔了好多诗词,我也听不懂,还说什么娘子之类的。你又没成亲,哪来的娘子?莫不是做梦了?是不是梦到自己做状元了?”
周围的人听了,哄堂大笑。像宋良臣这样落榜后精神失常、做梦中状元的人太多了。
宋良臣满脸通红,尴尬不已,也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匆匆跑回家。这才发现自己淌了一身泥,刚准备换衣服,袖子里掉出一张米白色的纸。
宋良臣捡起纸,看清上面的内容,顿时愣住了。纸上的文章,竟和梦中文蔷给他的一模一样。
“难道这不是梦?”宋良臣满心疑惑,突然,只觉才思泉涌,提笔写下许多诗词。看着这些诗词,他十分满意,每一首都比以往的作品更加出色。
这段离奇的经历太过匪夷所思,说出去也没人会信,宋良臣便将其深埋心底,开始专心准备下一次考试。他倒要看看,梦中的一切到底是真是假。
两年后,宋良臣再次参加举人考试。放榜那天,他早早来到榜前。当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时,泪水夺眶而出,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可就在他满心欢喜之时,却听闻欧阳家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在这世间存在过。宋良臣心急如焚,四处打听欧阳萱的下落,却一无所获。他前往当初相遇的那片林子,只见竹林依旧,小亭却已破败不堪,周围弥漫着一股荒凉的气息。
宋良臣不甘心就此放弃,他踏上了漫长的寻妻之路。一路上,他风餐露宿,四处寻访,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都始终没有欧阳萱的消息。
就在宋良臣几乎绝望的时候,他在一座古寺中遇到了一位老和尚。老和尚见他神色憔悴,满脸愁容,便主动上前询问。宋良臣将自己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和尚。
老和尚听完,闭目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公子,这世间之事,皆有因果。你与那女子的缘分,或许是一场命中注定的邂逅。她助你考取功名,如今悄然离去,想必自有她的缘由。你又何必执着于寻找,不如放下执念,珍惜眼前的生活。”
宋良臣听了,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明白老和尚所言有理。他向老和尚道谢后,转身离开古寺。此时,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他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宋良臣望着远方,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与欧阳萱的那段如梦似幻的爱情,或许只能永远留在记忆深处了。
此后,宋良臣继续参加科举,一路过关斩将,接连考中进士、榜眼。他的名声越来越大,有人想起当年他落榜醉倒街头的事,他在梦中说的话也被传扬开来,成为当地一段传奇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