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活阎王彭玉麟

彭玉麟收到回信,知道事情再扩大可能导致他与曾国藩决裂,心中十分痛苦。他敬重曾国藩,视其为恩师,但也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能容忍曾国荃的恶行。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不再对此事发表意见,但心中的正义之火从未熄灭 。彭玉麟三次弹劾曾国荃的事迹轰动一时,人们对他的刚正不阿和坚持原则敬佩不已,也对他与曾国藩之间的矛盾感到惋惜。但彭玉麟始终认为,为官者当以公事为重,私交再好也不能影响公务,他的这种精神成为后人敬仰的榜样 。

小主,

彭玉麟在晚清官场得罪众多权贵,却能平步青云,最终官至兵部尚书,背后有着诸多关键原因。

咸丰三年(1853年),彭玉麟响应曾国藩号召,投身湘军,全力投入水师组建。当时水师建设面临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人才匮乏等重重困难,但他毫不退缩,亲自参与战船设计制造,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广纳贤才,精心制定水师规章制度。湘潭之战中,面对密密麻麻、连樯十里的太平军船只,彭玉麟身先士卒,站在船头与战友制定战术,将湘军水师分成三队联合攻击。战斗打响,他手持利刃,带领士兵冲向敌船展开近身搏斗,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鲜血染红江水。他的勇猛激励着湘军将士,经过苦战,湘军成功击败太平军,取得湘潭之战胜利,彭玉麟也在军中声名鹊起 。

咸丰四年(1854年)六月攻岳州,彭玉麟采用诱敌之计,派遣小船引诱太平军,待其船队争相而出,预先埋伏在君山和雷公湖的军队迅速出击,两翼包抄,击毁太平军船只一百余艘。战斗中他手臂被流矢射中,简单包扎后继续投入战斗,极大鼓舞了湘军士气 。之后进攻擂鼓台,面对太平军十倍于己的船只数量,彭玉麟和杨岳斌分别率领水师深入敌船阵,巧妙穿梭,扰乱太平军阵型,最终成功攻破擂鼓台,他的勇猛和谋略深受将士推崇 。

总兵陈辉龙率新军出战,因地形不熟船只搁浅被太平军攻陷,陈辉龙等人先后受伤落水身亡,形势危急。彭玉麟和杨载福临危不乱,迅速组织力量击退敌军,避免了更大损失,经此一役,湘军水师更加倚重彭玉麟和杨岳斌 。八月进屯沌口攻取武昌,彭玉麟亲自驾驶战船冲在最前面,带领湘军放火烧毁太平军营寨堡垒和船只,成功收复武昌、汉阳,论功被提升为同知 。

半壁山、田家镇之战,太平军防御工事固若金汤。彭玉麟与杨岳斌制定大胆周密计划,将湘军水师分成四队,头队砍断江中铁锁,二队掩护,三队火烧太平军船队,四队守护水师老营。12月2日,铁匠出身的孙昌凯带领头队轻舟出发,彭玉麟叮嘱不要发炮、不要仰视,直接到达铁缆之下。头队官兵依计而行,在二队炮火掩护下成功凿出缺口,彭玉麟、杨岳斌亲率二、三队水师上下夹攻,与太平军鏖战一整天,太平军战船大多被烧毁,被迫东撤。彭玉麟凭借卓越指挥才能和顽强战斗精神,带领湘军取得关键胜利,声名远扬,成为湘军水师核心人物 。

湘军继续前进至湖口附近,遭遇石达开率领的援军,湘军水师受挫,曾国藩坐船被太平军俘获,彭玉麟随外江水师残部返回武汉 。4月太平军三占武汉,彭玉麟重新招募士兵造船,建立新军,与杨岳斌分别统领。与胡林翼约定攻打汉口,在鲇鱼套打败太平军,后又进攻塘角,焚烧敌船二百多,因功被授予浙江金华知府 。7月移军屯口途中,彭玉麟坐船桅杆被太平军炮火击中,船在江上打转,危急时刻跃入部将成发翔的舳板才得以得救,他的豁达沉稳让将士们更加钦佩 。8月协同胡林翼陆师企图夺回汉口,久攻不下,彭玉麟激励部众,亲自率师奋击,冲入太平军船队,从襄河口砍断铁锁浮桥,毁坏北岸火药库,进入襄河,乘夜扑汉阳,擒获太平军首领,虽最终被迫撤出战斗,但他的英勇表现和出色指挥得到胡林翼赞赏,胡林翼上疏陈述其“忠勇冠军”,朝廷嘉奖他“以道员记名” 。

曾国藩在江西水军受挫,多次召彭玉麟协助。彭玉麟告假回长沙后急忙赶回,袁、瑞两郡被太平军攻陷,水陆路断绝,他伪装成游学乞食者徒步行走数百里到达南昌,重新整理内湖水师为十营,船600艘,投入战斗准备 。咸丰六年(1856年),彭玉麟被擢升为广东惠潮嘉道,在樟树镇与太平军激战,凭借出色指挥和湘军将士英勇奋战打败太平军,此后又连续在临江吴城、涂家埠战胜太平军,攻克南康,军事才能进一步提升 。

咸丰七年(1857年)2月末,曾国藩父亲病逝回籍奔丧,水师以杨载福为总统,彭玉麟为协理,兼领内湖水师。九月初,湘军再围九江,太平军在湖口列战船数百,以铁索拦江,石钟山架起大炮,对岸梅家洲筑坚城。湘军采用先扫清外围据点的战法,分水陆三路会攻湖口,彭玉麟指挥内湖水师出湖助战 。战斗打响,他率军队鼓棹划行急赴,与外长江水师会合,陆军响应,太平军大乱,彭玉麟乘胜夺取小孤山,因战功加升按察使衔,为后续战斗打开局面 。

咸丰八年(1858年),彭玉麟、杨岳斌率湘军水师接连拔除枞阳、大通、铜陵、峡口的太平军据点,包围九江。彭玉麟精心策划,指挥水师对九江形成严密包围圈,不断调整战术,削弱太平军防御力量,最终成功收复九江,因功晋升布政使衔 。咸丰十年(1860年),彭玉麟移营与杨岳斌合并一处军队,后攻克都昌。次年,曾国荃围攻安庆,太平军陈玉成率领三万兵支援,扎营在菱角湖。彭玉麟创建飞虎营,结合陆军大战,损毁敌军营垒,攻克安庆,被授予广东按察使 。后又与陆军协同作战,攻克孝感、天门、应城、黄州、德安,因战功被提升为安徽巡抚,但他多次上疏推辞,认为自己不通政法,朝廷下诏嘉奖他的坦诚,改职水师提督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同治元年(1862年),彭玉麟被授为兵部右侍郎,奉诏节制镇将。他担心自己与杨岳斌威望相当,地位超越会产生间隙,于是苦心调和。还另外建立太湖水师十营,归自己统辖。彭玉麟调动水师援助曾国荃由安庆攻打江宁,湘军一路势如破竹,克铜城闸,收复巢县、含山、和州,打败雍家镇、裕溪口的太平军,抢夺东西梁山,进军攻打采石,又攻克金柱关 。

每次作战,彭玉麟都身先士卒,乘小船督战,手持红旗,或前或后地指挥着将士们。将士们见主帅亲临前线,个个不敢懈怠,拼尽全力作战。有时他还潜入陆军作战区域调查情况,往来飘忽不定,所经之处军民都不敢为非作歹。

同治二年(1863年),彭玉麟与杨岳斌联合攻打九洑洲。太平军在此地筑垒几十座,外筑大城,战船环绕,与江宁成犄角之势,拦江矶、草鞋峡等地都有重兵驻扎,防御十分严密。彭玉麟列船上游,南队向下关,北队向草鞋峡,杨岳斌攻燕子矶,陆军也分三队挖掘洲埂进攻中关,舢板环洲布阵 。

面对太平军猛烈的枪炮还击,湘军一时难以攻下。彭玉麟没有气馁,他督率各路军队轮番夜间进攻。他深知九洑洲战略意义重大,一旦攻克,太平军便会陷入被动。于是,他挑选敢死队,激励他们从火丛中上岸。敢死队员们在彭玉麟的鼓舞下,舍生忘死,终于突破了太平军的防线。诸军欢呼雀跃,乘胜追击,太平军争相溃散逃跑。这场战斗从田家镇以来最为激烈,彭玉麟的顽强战斗意志和卓越指挥才能展露无遗,为湘军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此后,太平军由江西进犯池州,企图阻挠湘军。彭玉麟回救青阳,解了围,又进军高淳,攻克东坝。因攻克九洑洲,彭玉麟被赐给黄马褂。恰逢杨岳斌赴江西督师,从此彭玉麟专门统领水军 。

同治三年(1864年),清军攻克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朝廷论功行赏,以彭玉麟创建水师为首功,加官太子少保,赐封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彭玉麟凭借多年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和对湘军水师的杰出贡献,成为清朝的重要功臣,他的名字被铭刻在历史长河之中 。

在湘军水师中,彭玉麟不仅是一位杰出将领,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他作战勇猛无畏,冲锋在前,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指挥如臂使指,能根据战场形势迅速做出决策,带领军队取得胜利;治军公正无私,对违反军纪的行为严惩不贷,使得湘军水师纪律严明。士兵们对他既敬且畏,各级将领也将他视为主心骨,对他的命令坚决执行。这种威望成为彭玉麟在官场的重要倚仗,那些想要对付他的人,忌惮他在军队中的影响力,不敢轻易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