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赵瀚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推门而出。
穿过曲折的回廊时,他看见庭院中种着一株红梅,枝头已经结出了粉嫩的花苞,在细雨中微微颤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知为何,这株梅树让他感到一丝莫名的熟悉,仿佛在记忆深处曾与之相遇,可任凭他如何努力回想,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他的心中涌起一股不安。
前厅中,一对中年夫妇正坐在雕花椅子上,满脸关切地等候。见他进来,妇人立刻起身,快步迎上前,眼中满是慈爱:“逸尘,快来用膳。你爹特意让厨房做了你最爱吃的蟹黄汤包。”
赵瀚在一旁坐下,目光扫过满桌精致的早点,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可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忧虑和不安,面对这些美食,毫无胃口。他还在努力适应这个新的身份,生怕一个不小心就露出破绽,被人识破。
“逸尘啊,”周老爷放下手中的筷子,神色关切地看着他,“三日后就是会试,你可准备好了?”
赵瀚连忙点头,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镇定:“孩儿已经准备妥当,定不会辜负父亲的期望。”
“那就好。”周老爷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次会试的主考官是王大人,他与你舅舅是故交,我已经提前打点过了……”
赵瀚心中一惊,脸上却努力保持平静。他这才明白,原来周逸尘能参加会试,背后早有安排,难怪老者说能让他金榜题名。这种靠关系获取功名的行为,让他的心中涌起一丝厌恶,可如今他已经身处其中,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用过早膳,赵瀚借口温书,匆匆回到了自己的院子。他需要时间静下心来,理清这混乱的头绪,弄清楚自己究竟卷入了怎样的一场风波。
推开书房的门,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仿佛带着几分书卷气。书案上摆着几本翻开的书,纸张泛黄,字迹工整,砚台里的墨还未干透,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似乎主人刚刚离开不久。赵瀚缓缓走过去,发现书案上放着一封信。
信封上写着“柳若璃亲启”。
柳若璃?赵瀚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仿佛在哪里听过。他犹豫片刻,好奇心终究战胜了理智,还是小心翼翼地拆开了信。
“若璃吾爱:
见字如面。近日我心神不宁,夜不能寐。每每想起那日梅园之事,愧疚与痛苦便如潮水般将我淹没,心痛如绞。我知你恨我负心薄幸,可我也是身不由己……”
信未写完,墨迹已经晕开,显然写信之人当时情绪极为激动,下笔时用力过猛。
赵瀚正要细看,突然听见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他心中一惊,连忙将信塞回信封,随手拿起一本书,假装在认真研读。
“少爷,”管家迈着沉稳的步伐推门进来,脸上挂着恭敬的笑容,“知府大人派人送来请帖,邀您明日过府一叙。”
赵瀚接过请帖,心中充满了疑惑。按理说,他刚“醒来”,不该有这么多应酬才对。
“知府大人为何突然相邀?”他不动声色地试探着问道。
管家脸上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微微欠身:“少爷忘了?您与知府千金的婚事,可是早就定下的,这门亲事可是老爷费了好大的心思呢。”
赵瀚心中一震,这才想起柳若璃正是江南知府柳大人的独女,素有才女之名,才貌双全。
原来周逸尘与柳若璃早有婚约,可那封未写完的信又是什么意思?难道周逸尘心中另有所爱?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赵瀚心中疑惑重重,犹如一团乱麻,但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他收起请帖,对管家说道:“我知道了,你去准备些厚礼,明日我亲自去知府府上拜访。”
管家应声退下,赵瀚则坐在书案前,陷入了沉思,仔细回想着刚才那封信的内容。信中提到的“梅园之事”让他格外在意,似乎周逸尘与柳若璃之间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而这段过往,很可能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
次日一早,晨光熹微,赵瀚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乘坐着周家的豪华马车,前往知府府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知府柳大人早已得到消息,亲自在门口迎接,脸上堆满了笑容:“逸尘啊,你可算来了,若璃这些日子可没少念叨你。”
赵瀚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连忙拱手行礼:“柳伯父言重了,晚辈近日忙于备考,未能及时前来拜访,还望见谅。”
柳大人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语气亲切:“年轻人有志向是好事,不过也要注意身体,莫要累坏了自己。来,进去说话。”
进入正厅,赵瀚一眼就看见了坐在一旁的柳若璃。她身着一袭淡紫色罗裙,裙摆绣着精致的花纹,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摆动。她眉目如画,眼眸清澈明亮,宛如一汪清泉,气质清冷出尘,宛如一朵盛开在山间的幽兰,与周逸尘信中描述的温柔形象大相径庭。
“逸尘哥哥。”柳若璃起身行礼,声音清脆悦耳,却带着几分冷淡疏离。
赵瀚连忙还礼,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若璃妹妹。”
柳大人笑道:“你们年轻人聊,我去处理些公务。”说完,便转身离开了正厅,留下两人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