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王翻开生死簿,微微一笑,道:“你儿子已经转世为江南巨贾,为人仗义疏财,广施善举,这都是你积下的阴德啊。”
原来,刘老汉生前虽然家境贫寒,但为人忠厚善良,经常舍己为人,救济邻里。死后在地府修行,不仅自身修成正果,还福泽了子孙后代。而赵员外空有家财万贯,却为富不仁,最终落得这般凄惨下场。
赵员外只觉眼前一黑,再睁眼时,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狭小肮脏的猪圈里。猪圈里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恶臭,地上满是泥泞和粪便,还有各种虫子在蠕动。他想要呼救,却只能发出“哼哼”的声音。低头一看,自己竟变成了一头肥硕的猪,身上满是污泥。
他想要逃离这噩梦般的地方,却被坚固的木栏牢牢困住。这时,一个满脸横肉、手持长棍的屠户走了过来,此人正是这猪圈的主人,名叫孙大。孙大满脸络腮胡,一双铜铃般的眼睛透着凶狠。
“这头猪养得不错,再过几日便能宰了换钱。”孙大拍了拍赵员外的后背,赵员外吓得浑身颤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被宰杀的血腥场景,猪鬃都竖了起来。
夜里,赵员外蜷缩在猪圈的角落里,回想起自己生前的荣华富贵,不禁悲从中来,悔恨的泪水夺眶而出。他终于明白,自己一生作恶多端,如今遭受这般报应,完全是咎由自取。月光洒在猪圈里,映出他孤独而绝望的身影。
第二天清晨,孙大提着一桶泔水来喂食。泔水散发着酸臭味,上面还漂浮着各种杂物。赵员外虽然饿得饥肠辘辘,但看着那些散发着酸臭味的剩饭剩菜,实在难以下咽。孙大见状,怒目圆睁,骂道:“你这畜生,还敢挑食!”说着,便举起棍子狠狠抽打在赵员外身上。棍子打在身上,皮开肉绽,赵员外疼得“嗷嗷”直叫。
赵员外被打得皮开肉绽,疼痛难忍,只能强忍着恶心,吃下那些馊掉的食物。他想起自己生前也是这般对待家中下人,稍有不顺心就打骂责罚,如今报应落在自己身上,才真切体会到什么叫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与此同时,在临安城繁华的东大街上,刘老汉的孙子刘志远正在自家的布庄里热情地招呼着客人。布庄里挂满了各种精美的布匹,五颜六色,十分好看。刘志远继承了祖父善良正直的品性,做生意童叟无欺,遇到穷苦人家前来买布,还常常主动让利或赊账。
“刘老板,您可真是菩萨心肠啊!”一位老妇人感激涕零地说道,“要不是您肯通融通融,我孙女的嫁衣可就做不成了。”老妇人双手合十,眼中满是感激。
刘志远微笑着摆摆手,说道:“大娘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祖父生前常教导我,做人要心存善念,多行善事,广结善缘。”刘志远面容和善,眼神中透着真诚。
原来,刘老汉死后在地府修行期间,时常托梦给子孙后代,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告诫他们要积德行善。刘志远将祖父的教诲铭记于心,用心经营布庄,不仅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经常拿出钱财接济城中的穷苦百姓。
一日,孙大提着新鲜猪肉来到布庄送货。刘志远见他面色疲惫、神情憔悴,便关切地问道:“孙大哥,可是家中有什么烦心事?”刘志远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孙大的肩膀。
孙大长叹一声,无奈地说道:“实不相瞒,我老娘身患重病,急需珍贵药材续命,可我这点微薄收入,实在难以负担……”孙大低下头,眼中满是无奈与痛苦。
刘志远毫不犹豫,立刻从柜台里取出五十两银子,递到孙大手中,说道:“孙大哥,这些钱你先拿去给大娘治病。若是不够,尽管来找我。”刘志远将银子塞到孙大手中,紧紧握住他的手。
孙大感动得热泪盈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刘老板,您的大恩大德,我孙大这辈子都忘不了!”孙大声音哽咽,泪水滴落在地上。
就在这时,刘志远忽然看见孙大身后有一个若隐若现的模糊身影,仔细一看,竟是自己的祖父刘老汉。刘老汉朝他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随后便消失不见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志远这才明白,原来祖父一直在暗中庇佑着自己。他更加坚定了行善积德的决心,此后将布庄一半的利润都拿出来救济穷人,成为了临安城人人称赞的大善人。
而此时的赵员外,还在猪圈里苦苦煎熬。他听闻孙大得到了刘志远的慷慨资助,心中百感交集。想起自己生前对刘老汉一家的种种恶行,再看看刘志远的善举,不禁羞愧得无地自容。他躺在猪圈的烂泥里,泪水和着泥水,心中满是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