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两个明廷

文臣们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思忖:现下可不是北京的大明时期,没有军队的支持,光靠一纸诏书,鲁王朝廷的那些人怎会乖乖听话,主动退位?

这不是痴人说梦吗?就算全天下的文人都去声讨,人家只需派出几百兵丁,就能把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杀得哭爹喊娘,抱头鼠窜。

隆武皇帝朱聿键同样对郑芝龙今日的反常表现感到十分不解。

他微微皱起眉头,目光落在郑芝龙身上,忍不住主动开口询问:“郑爱卿,对于这鲁王监国一事,你有何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郑芝龙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郑芝龙站在朝堂之上,此时年约四十四五岁的他,身姿高大魁梧,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面庞坚毅,剑眉下的双眸锐利有神,仿佛能洞察一切,黝黑的肤色更显历经岁月的沧桑与沉稳,修剪整齐的胡须恰到好处地增添了几分成熟稳重之感。

听闻上首皇帝朱聿键的问话,郑芝龙从武班队列首位大步出列,动作干脆利落。

向上一拱手,声音洪亮清晰:“回皇上,鲁王之流在绍兴所为实为可恨,黄阁老所言着实有理。

至于调兵前往,臣觉得尚无法成行,可让浦城和寿宁两地的驻军作出备战的架势足矣!”

话音刚落,刑部尚书瞿式耜就出列质问道,他的眉头紧皱,脸上满是质疑与不满:“郑大人手下有船数千艘,只要派兵乘船沿海去往杭州湾就能直击或震慑鲁王这伙乱臣贼子,为何只是让陆路两地作出备战架势呢?”

郑芝龙还未及回答,武班中一位年龄比他稍小,长相有些酷似的大臣出列。

此人正是郑芝龙被受封为定国公的亲弟弟郑鸿逵,他微微抬起下巴,神色间带着一丝不屑:“如果只是出于让威慑鲁王之流,在陆上两地整兵欲击即可,没必要劳师远赴杭州。

如若照你等计划实施,不说所耗时间,单说粮草银钱就将耗费无数,我隆武朝有这么多的钱粮吗?”

瞿式耜一听,顿时满脸涨得通红,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不满地说道:“照定国公所言,这等大事大非的问题,不耗费钱粮出兵,什么时候才应该出兵?”

“你要掏出钱来,派兵也不是不行啊!”郑鸿逵双手一摊,脸上挂着一副无所谓的表情,爽快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