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力转化为取之不尽的修行资源。
一向不愿意追求神通的佛陀,其修为迅猛增长。
释门发展到一定程度,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门派,无处不在。
释门的组织架构越发完善。
佛陀已不是刚刚悟道时的佛陀了。
他的修行、见识、对天道的领悟更为深入。
原来佛眼看向虚无之地,只能看清极小的一块区域,绝大多数地区模模糊糊,好像隔着一层厚厚的雾气。
境界增长后,他的目光再投向虚无之地。
佛陀惊讶地发现,虚无之地并不虚无。
那里是一个随心所欲,变化多端的世界。
它会随着观察者的心念的变化,随时变化形态。
观察者心情舒畅,那个世界比天界还要祥和宁静。
观察者忧心郁闷,那个世界就会狂风暴雨,大雪飘飞,一片肃杀的凛冬景象。
更令佛陀惊异的是,他在那里发现了人。
虚空之地竟然有人!
佛陀经过长时间观察,终于发现了那些人跟世人的不同。
虚空人的身体纯净如水,虽然有与世人高度类似的身体结构,但他们的灵魂之强韧,比佛陀这种等级的神明还要高出无数倍。
他们互相交流的语言、文字跟世间也非常相似。
但是这些语言和文字呈现出了强大的力量。
光是文字的力量几乎让那些人有了言出法随的能力。
虚空世界的社会机构等与世间差不多,却是比世间高级无数倍的存在
这就是当初那个声音口中的虚神吗?
怪不得那人问他,为什么穹宇中所有生灵,如果想要进一步演化发展,其终极形式必然是人类的模样。
因为虚神就是这样子的。
人类这个短命种,竟然和虚神一样。
佛陀沿着这个思路深入想下去。
脑袋中灵光一闪,一下子抓住了关键所在:
人族才是虚神的宠儿。
或者再大胆猜测,人族的存在与虚神的命运紧密相连。
人族可以短命,可以被放在残酷的环境中,却绝不能灭绝。
佛陀的思路再向前一步,将神明、人类、虚神三者结合起来分析,
得出的结论不由让他出了一身冷汗:
表面看,神明比人高级,实际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