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桀骜不驯的东土人

为了检测传教后,东土人的信仰是否牢固虔诚,神明故意降下灾难。

然后期待东土人念诵他们的名字,祈祷他们降临消灾解难。

东土人倒是念诵了。

神明也听到了。

但这些神明高傲惯了。

收买人心的关键时刻还端着架子,显摆高贵身份。

非要人家三请四请,供上最肥美的牛羊三牲,拿出全部身家。

哪知东土人骤然翻脸大骂。

骂神明不要脸,不灵验,拿了、吃了。享受了食物和香火而不办事。

怒火冲天的世人砸烂了神明的偶像,拆开神像的木头丢进火里,将神像的躯干扔进水里。

神明懵了。

这么急性子吗?

不就是摆摆架子,马上就出发降世,给你们解决困难了,

咋一下子翻脸了呢?

就因为扭扭捏捏,不肯立刻降世,东土人便毫不犹豫的抛弃了他们。

转身投入另一个神明的怀抱,将另一派神明的理论奉为圭臬。

另一派神明大喜过望。

不费吹灰之力就从对手那里抢来信徒,天上掉馅饼了。

然而他们也没能高兴多久。

当他们没能及时回应东土人诉求,立刻遭到了前一个派别的同样待遇:神像被毁,信仰崩塌,无情抛弃后,再去接纳第三个派别。

同样的戏码在东土上演了好几次。

神明大佬们才算明白过味儿。

难怪西方释门宁愿派下最得意的二徒弟金蝉子历经九世而坚持取经。

是因为取经才是掌控东土人最有效的方式。

金蝉子本身是东土人,却是释门最虔诚的弟子。

他取来的真经,当然拥有对真经绝对的解释权。

如何解释,宣讲、弘扬对释教有利,当然会怎么讲。

内部最有威望的人都对释门拜服。

其他人还用说吗?

别看佛陀一脑门子疙瘩,疙瘩里隐藏着无边的智慧。

神明大佬决定放下成见,助取经大业完成。

但是他们也有自己附加条件。

取经结束后,东土要划分合理的势力范围,蛋糕大家吃,释门不能吃独食。

佛陀权衡利弊,觉得吃到蛋糕虽然小了些,总比一直吃不到好。

便满口答应了其他派别神明提出合作共赢,一同取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