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战前

安南王集结了国内最后的精锐部队,在一座名为镇南关的险要关隘前,摆开了阵势,准备迎接大秦军队的到来。

镇南关前,安南王身着厚重的金色战甲,身姿挺拔却难掩眼中的忧虑与决绝。

他身后,是安南国内倾尽全力汇聚而来的精锐部队。

士兵们身着各式铠甲,手持长枪、大刀等兵器,排列成整齐的方阵。

然而,尽管他们强装镇定,可面对摧枯拉朽占领大半个安南的大秦军队,恐惧的情绪还是在军中悄然蔓延。

安南的镇南关前,是一片巨大的草原。

这片草原是安南唯一的一片平坦之地,在草原的尽头,就是镇南关。

之所以选择在镇南关与大秦展开决战,就是因为镇南关真的是易守难攻。

镇南关雄踞于两山夹持的隘口之间,两侧绝壁如刀削斧劈,直插云霄。

关口处突兀的鹰嘴岩上,十二架青铜弩机正转动齿轮调整角度,粗大的弩箭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城墙由当地特产的花岗岩砌成,厚度达五丈,表面布满蜂巢状的箭孔,这些深浅不一的痕迹记录着镇南关千年的防御史。

关前三十步外,三道深达两丈的壕沟呈品字形排列,沟内插满削尖的拒马桩,桩头浸过桐油与蛇毒。

壕沟之间埋设着青铜蒺藜,每颗都有婴儿拳头大小,三棱倒刺上泛着幽蓝的淬毒痕迹。

守军还在隘口两侧的山崖上开凿了二十处暗洞,洞中藏有滚木礌石,绳索牵引的机关一旦触发,千钧巨石将倾泻而下。

关城之上,三百名神射手正藏身于女墙后的“凸“字形射孔中。

这些特制的射击孔外窄内宽,射手可以安全地进行三点式瞄准。

每隔十步便设有可升降的吊桥,桥面铺着浸过鱼油的生牛皮,既能防火又能抵御冲车撞击。

关楼顶部的望楼内,八名斥候轮流使用青铜望远镜观察敌情,这种西域传来的精密仪器能将十里外的景象清晰呈现。

安南守军将三百头战象部署在关后一里处的隐蔽谷地。

这些庞然大物身上披着犀牛皮甲,象牙套着青铜尖刺,背上的塔楼可容纳二十名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