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斩贪狼之有内鬼,揪出来!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份凝重,一名士兵满脸惊喜地飞奔而来,口中高呼:“援军!援军赶到了!”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满脸疑惑。

朱世珍率先反应过来,急步向前问道:“援军?从何而来?是哪位将领所率?”

士兵喘着粗气,忙不迭地回答:“将军,小的只看到旗号上写着‘诸葛’二字,其余的尚未知晓,他们来得匆忙,队伍看起来有些疲惫,但人马众多,气势不凡。”

老年参将皱起眉头,喃喃自语道:“打着‘诸葛’旗号?这附近的将领中,没有姓诸葛的啊……”

年轻参将也在一旁附和:“此事太过蹊跷,我们并未向其他地方求援,这援军怎么会凭空出现?会不会是南疆狼族的诡计,故意伪装成援军来骗取城池?”

一时间,营帐内议论纷纷。众人心中既对这突如其来的援军抱有一丝希望,又充满了疑虑和不安。

朱世珍当机立断:“先派人前去迎接,探清虚实,但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掉以轻心。若有任何异常,立即汇报。”

几名士兵领命而去,而朱世珍与两位参将则站在城楼上,目光紧紧盯着援军前来的方向,等待着进一步的消息,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复杂的神情,不知道这股援军的到来,究竟是福是祸,宜阳城的命运又将因此发生怎样的转变。

不多时,一队人马由远及近。

朱世珍站在城楼上,远远瞧见援军浩浩荡荡而来,那为首之人的面容逐渐清晰,竟是正国公世子、第三代松林学院弟子、现任洛阳将军府军师参将诸葛空名。

刹那间,朱世珍如遭雷击,整个人愣在了原地,他怎么也无法相信,来援之人会是诸葛空名。

在众人的印象里,诸葛空名乃是个彻头彻尾的文官。往昔在各种军事会议和策略研讨中,诸葛空名总是以满口的兵法理论和精妙布局让人折服,可那些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从未听闻他有过实战领兵的经历。

他那修长的身姿、儒雅的气质,怎么看都与战场上金戈铁马、纵横驰骋的将领形象相去甚远。

朱世珍心中满是疑惑与担忧,他实在难以想象,这样一位从未有过沙场点兵经验的文官,如何能率领援军穿越重重险阻来到宜阳城。

他望着诸葛空名那依旧镇定自若的面容,心中暗自揣测,此次救援究竟是诸葛空名毛遂自荐,还是背后另有他人的安排与授意。

而一旁的两位参将也同样面露惊色,年轻参将忍不住低声道:“这诸葛空名怎会来此?莫不是朝廷那边得知了河南王和陈副帅的计划?”

老年参将则微微眯起眼睛,沉声道:“且看看他如何行事,如今宜阳城的局势本就复杂,这突然加入的变数,说不定会让整个局面更加扑朔迷离。”

诸葛空名率领着援军逐渐靠近宜阳城,他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一股坚定与自信,似乎并未因自己文官的身份而有丝毫怯弱。

他的到来,无疑给宜阳城带来了新的希望,却也同时带来了诸多未知与疑问,让城中众人在期待之余,更多了几分忐忑不安。

待到大军靠近,诸葛空名翻身下马,向朱世珍行礼道:“朱师兄,别来无恙。我奉河南王殿下之命,特率援军前来相助宜阳。”

朱世珍回过神来,赶忙还礼:“空名师弟,你向来主理文事,如今却亲率大军,实在让我等意外。”

诸葛空名微微一笑,眼神中透着自信:“朱师兄有所不知,文事武略本就相通,我虽为文官,但也研习兵法谋略。如今宜阳有难,我自当挺身而出,况且我并非独自前来,身边亦有得力战将辅佐,定不会让南疆狼族得逞。”

“南疆狼族?什么南疆狼族?”朱世珍双眉紧蹙,眼神中满是疑惑与诧异。

“嗯?莫非朱师兄不知?”诸葛空名亦是一脸惊愕,他勒住缰绳,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说道。

“我城中探马已经探查到敌方不过五百贼寇,哪有什么南疆狼族?”朱世珍微微扬起下巴,表情严肃而凝重,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口吻。

诸葛空名见状面色微变,他目光迅速扫过四周,但见城门外众人攒动,兵将云集,当下压低声音说道:“朱师兄,此处人多嘴杂,局势未明,诸多事宜恐不宜在此处详谈。还是先进城再做计较为好,以防有别有用心之人窃听了去,走漏风声,再生变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罢,他眼神示意朱世珍,先行朝着城门方向走去,步伐沉稳而又带着一丝急切。朱世珍心领神会,跟着诸葛空名向城内行进。

城门口的守卫们见到大队人马归来,赶忙行礼,随后将厚重的城门缓缓关闭,那沉闷的关门声在众人耳边回响,似是将外界的喧嚣与疑惑暂时隔绝开来。

进城之后,城内百姓纷纷涌上街头观望。一时间,街道两旁人头攒动,百姓们交头接耳,目光好奇地在士兵们身上打量。

诸葛空名昂首挺胸,骑在高头大马上,神色镇定,颇有大将风范,他的目光温和地扫过街边百姓,微微点头示意,以安民心。

朱世珍引着诸葛空名径直朝着城中的议事大厅走去。沿途士兵们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侧,警惕地注视着四周。行至大厅门口,早有侍从快步上前,牵走马匹。

诸葛空名与朱世珍步入大厅,屏退众人后落座。

诸葛空名率先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朱师兄,此次并非贼寇,而是南疆狼族赤裸裸的入侵,威胁洛阳。但如今你说仅有五百贼寇,这中间的差错实在令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