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调整了机器的参数,
这一次,
他不仅降低了量子点阵列的能量,还调整了纳米线网络的结构,使其更加稳定。
实验再次开始。
这一次,一切都显得格外顺利。
量子点阵列被精准地嵌入到纳米线间隙中,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能量耗散层。
随着实验的进行,
原子堆叠机发出的嗡鸣声越来越大,
机器内部也开始散发出一种淡淡的光芒。
陆渊紧紧地盯着机器的屏幕,
他的心跳也随着机器的运转而不断加速。
终于,在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之后,
响起洛书的声音:“陆渊先生,按现在的成品与数据波频来看,原子堆叠成功了。”
洛书的声音很平静,但让陆渊的心脏猛地一跳,
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感涌上心头。
他成功了!
他终于成功地实现了原子堆叠!
他兴奋地走到原子堆叠机前,
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刚刚堆叠出来的材料。
当然,天工飞线可不是随便用手就能取的。
他是用超精机械臂取出的。
这纳米级别的机械壁,
如同一个技艺精湛的外科医生,
将那根根本看不见的飞线,
从原子堆叠机中缓缓取出。
“洛书,使用超显微镜头分析。”
“放大一万倍。”
这是纳米级别观察效果。
虽然说是原子堆叠机。
但第一阶段,只能把这些原子约束在纳米级磁约束中。
是的。
目前还不能做到使原子直接进行强力相结合。
果然,一万倍放大后,镜头上可见到一根细如发丝,
却闪烁着七彩光芒的丝线,它就是天工飞线的雏形!
“继续放大,一百万倍!”陆渊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一百万倍放大,这已经是原子级别的观察效果了!
他要亲眼看看,
原子是如何排列的,
原子之间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屏幕上的图像,瞬间发生了变化。
原本清晰的丝线,瞬间变得模糊起来,
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无数个闪烁着微弱光芒的原子,
如同一个个微小的星球,漂浮在虚空之中。
这些原子,并非杂乱无章地排列,
而是按照一种特殊的规律,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一种类似蜂巢的结构。
在原子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