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柳烟江畔

从那天起,村民们开始按照孟理的建议行动起来。他们在江边划定了保护区的范围,并在适当的时节限制捕鱼活动。他们还学会了观察大雁的迁徙规律,以便更好地管理渔业资源。虽然改变并不容易,但村民们都抱着一颗学习和适应的心,希望能与自然和谐共处。

第四章:村民的分歧

尽管孟理的建议得到了部分村民的支持,但并非所有人都对这个计划持同样的看法。一些年轻的渔民,尤其是以力壮闻名的江勇和聪明伶俐的何思远,认为这个计划过于保守,甚至会限制他们的生计。

一天傍晚,村民们聚集在柳林边的空地上,举行了一次关于如何应对大雁问题的讨论会。江勇站在人群中央,他的声音洪亮而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为几只鸟就放弃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加大捕鱼力度,趁它们不在时捕更多的鱼!”

何思远也站了出来,她的话语犀利:“孟理的建议听起来很美,但我们需要的是实际的解决方案。我们不能指望大雁自己离开,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她的话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共鸣,尤其是那些急于看到成效的渔民。

然而,也有人支持孟理的观点。老渔夫柳老站出来反驳:“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忽视了自然的规律。如果我们继续这样下去,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他的话语平和而坚定,赢得了另一些村民的点头。

讨论变得激烈起来,村民们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立即采取行动,另一派则主张耐心等待孟理计划的效果。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不确定的气氛,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终,没有达成一致的决定,村民们带着各自的疑虑和不满散去。夜色中,柳林依旧静静地守护着这片江畔,仿佛在等待着人们找到和谐共存的智慧。

第五章:冲突的升级

随着分歧的加深,村中的争议并未平息,反而愈演愈烈。江勇和何思远决定联合那些反对孟理计划的渔民,他们开始在夜晚设置更多的渔网,试图捕获更多的鱼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这样可以缓解鱼群减少的压力,并为村民提供更多的食物。

然而,这种过度捕捞的行为很快导致了生态平衡的破坏。不仅鱼群数量进一步减少,连带着水生植物也开始枯萎,水质逐渐变差。江面上漂浮着死去的鱼儿和杂草,散发出令人不快的气味。

柳老看到这一切,心如刀绞。他再次召集村民开会,希望能够说服大家停止这种自杀式的捕捞行为。会议上,柳老激动地说:“看看我们的江水变成了什么样!我们这是在杀鸡取卵啊!”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责备和无奈。

江勇和何思远站在人群中,他们的眼神不再像之前那样坚定。看着日益恶化的江水和死去的鱼群,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真的做错了。但是,他们的骄傲和不愿承认错误的心理让他们仍然坚持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