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许承安的野心,打造黑木耳产业链!

许承安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微微一笑:“周书记,如果我们黑土屯当试点成功了,其他屯子也是可以推广种黑木耳的,我甚至能提供技术和经验!”

周建国不由得惊讶。

许承安竟然主动让自己推广,这不是找竞争对手吗?对他和黑土屯,似乎都没任何益处啊!

许承安缓缓地道:“周书记,其实我还有个更大的计划,那就是让阳平镇所有有条件的屯子都种上黑木耳,而我会致力于整合资源,通过给咱们的木耳干大力宣传,把它包装成为咱镇子的明星招牌农产品,打造出一条成熟完整的产业链,并打通木耳干的更多销售渠道,让它远销省内外,让阳平黑木耳成为驰名全国的副食农产品!”

听了许承安的话,周建国被镇住了。

如果说许承安打算带黑土屯种黑木耳的想法让他感到惊喜的话。

许承安整合资源,包装黑木耳成招牌产品,打造产业链,成全国驰名副食农产品的宏伟目标则让他感到震撼。

周建国发现自己小瞧了这个知青的格局,这是他都不敢想的事!

不过这条产业链要真的能打造出来,销售全国的话,整个阳平镇的经济都会起飞!

周建国激动得手都在颤抖。

身为镇书记,在这么一个能改变镇子命运的机会面前,他无法淡定。

这就是许承安不怕竞争,还会主动向全镇推广的原因。

这条产业链是自己打造的,整合资源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渠道也掌握在自己手里。

所有种黑木耳的屯子就成了给自己挣钱,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整合资源对阳平镇的黑木耳产业绝对是有大好处的。

可以统一定收购价,防止内卷。

黑木耳的市场口子足够大,在袋装栽培出来之前都供不应求,区区一个阳平镇,全镇种木耳卖向省内外,相当全国市场溅不起个小水花。

就怕本地先内卷,把黑木耳价打下去,便宜了别人。

这个大项目,也让许承安可以名正言顺地做很多事。

比如开个厂子啥的,很合理对吧?

要打造产业链,我总不能连个厂子都没有,那还这么玩?

等生意做大了,申请几辆大卡车指标甚至都不是不行。

那么多的木耳干,总得运输的嘛!

许承安这个点子,可谓一石多鸟。

带动村屯经济发展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最大的利益。

周建国负手走了几圈,停下脚步,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整个镇子的招牌产业和经济腾飞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他实在无法拒绝!

“许老板,这事你放开去做,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提,有什么阻挠,我第一个上去顶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