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地域专属文士

当今的大汉王朝所通用的货币依旧以铜钱和金子为主,相比之下,银子的流通范围并不是特别广泛。

早先段尘有想到过铸造铜山发行辽东自己的货币,当然他也是这样做的,辽东通宝与金直接绑定,并且在各郡城设立银行,可以兑换。

刚开始,这些世家肯定不会如愿,不过段尘先是找甄家背书,接着联系各个世家,好好的“商讨”了一下,这个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这个时代,终究是官要压过商的,他创银行的资本,是他掌控了辽东的主要财权,主要军事力量,和主要政治力量。

这种能力,后期的大汉皇帝也做不到。

银行推行之后,剩下的操作就简单了,主要便是用纸币兑换铜钱,直到现在,辽东人已经逐渐熟性使用各种中小额纸币,随之商贸更为繁荣。

早先听闻在冀州,文士治理,世家联合之下,已经直接从纸币时代上升到依靠民望搭建的一套数字货币体系,这种体系想必更为完善。

不过不是以段尘当前的基础能够做的。

这几个月,阳仪很忙碌,因为段尘想要少些暖气成本,所以阳仪就只能是在辽东南北各地主要城市来回的跑。

做什么呢?

也没有些什么,就只是利用民望为城市构建出一套暖气体系罢了。

如今辽东民望日重,马上就要膨胀出来了。

按照段尘估计,单单昌黎城的民望和防护,这天下大概还没有人能攻下来,10年内来多少都是白搭。

而某种程度上,山海关过后就是昌黎城,段尘也算是辽东王自守大门了。

没办法。他不能离开辽东,他也不能放弃中原,因此昌黎的位置最好,扼守南北咽喉之地,进可联系中原,深入幽州,退也能自守辽东,不至于鞭长莫及。

阳仪的效率很快,从去年开始,一月一座,直到回到昌黎,主要城市的暖气系统都已经搭建好了。

段尘亲自奖赏了他,并顺利的吸取他进入将军府,这位早先公孙度的心腹谋臣,此时忠诚度也达到了80点。

属性自也是极好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举进入辽东文臣五号人物。

前四号分别是:

破虏校尉(辽东王)段尘

军师(谋主)郭嘉

昌黎太守,参军主事 简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