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医:“人家谦逊也是爹娘教的好,关你什么事?”
覃太医:“赵医女聪明,一个眼神就知要什么药,今后必定能在宫中得皇上赏识。”
刘太医:“闻医女踏实,这种性子才能走的久远。”
两个老头虽互相看不顺眼对方,但都没贬低对方带的医女。
回家前覃太医还安慰她,她们刚进太医院,进宫看诊还轮不到她们,也让她不要担心,等他入宫,就会带她一起去。
覃太医带了她几日,越发觉得赵九笙聪慧,恨不得她能立刻给宫里的人看诊,让宫里那些嫔妃公主们都知道,这新来的医女医术好,值得信任。
甚至还在想,怎么就没谁有个头风,砸了瓷器伤了手,失宠磕个头破血流宣他们入宫医治呢?
虽心里这么想,但见赵九笙这几日也不心浮气躁,本本分分的配药,他越发觉得自己眼光好了。
忽然记起明日要进宫给皇后诊脉,连忙就先同她说了,“九笙,明日是我给皇后娘娘请平安脉的日子,你随我一起进宫。”
刚好也可让皇后见见,也让她进宫适应一下见嫔妃娘娘们,也可之后单独诊治不露怯。
赵九笙道了声是,与覃太医相处几日,她倒也感受到对方把她当徒儿带的真诚,有机会进宫见皇后,也把她带上,完全没有担心皇后以后如果选择了医女,不再让他请脉又如何。
次日她挎着药箱跟着覃太医去了皇后宫里,凌纤弄派人一直留意着太医院,见赵九笙也入了宫,连忙去通风报信。
见覃太医还带着赵九笙,皇后有些诧异,“覃太医这是收了赵医女为徒了?”
一时心里也不免有了些揣测,莫不是他觉得这丫头漂亮,又是孤女,先做师徒,再收为义女。
带她多次入宫,若能得皇帝亲眼,他身份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了?
覃太医还没看出皇后心思,解释道:“赵医女医术精湛,微臣也就是见她刚入太医院,还不熟悉,所以带着让她帮帮微臣。”
“赵医女年轻又聪明伶俐,微臣这些天托她的福都轻松不少。”
皇后看着覃太医,越发觉得自己猜测是对的,皮笑肉不笑的道:“鲜少听覃太医夸谁,想来这赵医女是有几分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