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各大帝王的震动,求学之路的艰辛

“若没了察举制,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制度?”

刘彻忍不住的问道。

东汉。

许昌。

曹操的眸子无比冰冷,他忍不住的道,“当年曹某便是被举孝廉这才能做官……”

正是因为被举孝廉,因此曹操对这里面的弯弯绕绕,简直太了解了。

大汉初期,世家门阀尚未形成,这种制度之下,的确能给大汉吸取一些人才,

但数百年过后,此法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各地相互联姻之下,再加上天幕所说的拜入大儒门下,虽然选出来的人也并不差。

但却隐隐被垄断!

今日我举荐你的后代,他日你不得还回来?

如此循环之下,哪还有寒门子弟翻身的机会?

并且察举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名声,必须要声名在外,诸如对兄弟恭顺,对父母孝顺,整个郡城听着都说好。

寻常底层百姓,哪有这么强大的宣传手段!

“看来,西汉灭亡已成定局,这制度之下的门阀势力,简直膨胀的太恐怖!”

曹操忍不住的开口说道,他的目光凝重。

大唐。

李世民注视着天幕,他的一双眸子变幻。

汉朝的察举制,李二自然清楚。

一直到隋朝,科举制才诞生。

不管是寒门,还是普通的百姓,皆可凭借着真本事参与考核,最终大放异彩,改变命运!

并且因为纸张的出现,所以门阀无法垄断学问,更多人能够读书。

但即便如此,天下门阀势力,依旧无比强大!

权贵子弟,从小就有老师辅导,更不必操心温饱,可以专心读书。

寒门难出贵子这个事实,依旧成立!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寻常百姓肚子都填不饱,如何读书?

忽然,李二的眸子炙热起来,他看向天幕说道,“自周天子之后,一直到察举制出现,整个天下乃是世禄世卿制,生下来如果没有当官的命,那这辈子都没有当官的命!”

“察举制虽令门阀势力强大,但终究给寒门子弟一条晋升之路,而科举制相比这察举制,虽寒门依旧难出贵子,但无疑普通人的机会更大了!”

“后世,又是如何的选拔人才制度?”

李二缓缓的说着,一双眸子直直的盯着天幕。

他的眼底带着好奇。

大唐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