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年没见了,能不想家么?见到了家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家里只有两个不够岁数的妹妹在家。老三在四九城附近的昌平下乡,过年过节都能回去看看。我选了东北,没想到,拿到报到地点的时候,把我激动的跳起来了,和你一个村子。我拿着你写信的地址对了好几遍。”
“哈哈哈,都长成大小伙子了,爹妈怎么样?”郑志文问个不停。
“爸妈好着呢?自从这几年你的帮衬,家里不缺粮食吃,爸妈都年轻了。”郑志武夸张的告诉哥哥。
“赶紧上车,”郑志文拿过来弟弟的东西放到马车上,其他六个知青也上了马车。
他们的表情和洛城他们刚来的时候差不多。
“怎么样!和你们刚走出家门的时候,想象中的不一样吧?”洛城问车上的知青。
“太不一样了,本来以为只是艰苦点儿,没想到房子都是土坯的。房盖儿上都是羊草的。”
“咱们六队还好一些,我们刚来的时候就和这两个村子一样一样的。所有的房子都是后盖的。你们知青点儿,也不一样了,每一个人一个小间。其他村子的知青点儿,都是男生一个房间两铺大炕。女生也是如此。”
“一人一间?太好了。”女知青高兴了,后来搭建知青点儿的时候,洛城想出来的办法,分开住省的打架。
“看,那就是咱们村子。”洛城告诉指给她们。
“还有这样的村子,全是青砖房?”女孩子们心里踏实多了。
马车停到知青点儿门口,进入知青点儿的时候,七个知青高兴起来,尤其是女孩子们。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村长接待了他们,洛城看到郑志文领着自己弟弟回家住了。
“老郑,你们哥俩先回去吧,我送马车。”洛城把郑志文的马车,拴在自己的马车后面。去牛棚送车和马匹。
知青点儿,女孩子们坐在一起,还有两个老知青。
“姐姐,今天拉我们回来的那个男人是谁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