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灵石合金

科学岛中央,那座承载着无数希望与汗水的巨型密闭建筑,终于在“燧人堆”执行完关机程序后,缓缓解除了封锁。

沉重的合金大门向两侧滑开,寂静取代了先前的喧嚣。

最先进入的不是人,而是十五台形态奇特的八足机器人。

它们迈着灵活的机械腿,无声地进入“燧人堆”所在的巨大空间,步态谨慎得如同进入禁地。

这些机器人是辐射探测的先锋,它们身上搭载的精密传感器,将实时回传内部环境的辐射数值。

控制大厅内,刚刚还沉浸在狂喜中的人们,此刻又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锁定在机器人传回的数据屏幕上。

安全,必须是绝对的安全,如果发生辐射泄露一切将毫无意义。

确认辐射值已经回落到安全标准线以下,一直守在控制台前的沈行院士才微微松了口气。

他摘下眼镜,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疲惫感如潮水般涌上,却被更强烈的责任感压下。

他重新戴上眼镜,眼神恢复了锐利。

“准备进入检查程序。”沈行院士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系统传达,清晰而沉稳。

他亲自带领着几十名核心研究员,穿上厚重的防护服,鱼贯进入“燧人堆”内部。

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臭氧味,银灰色的金属墙壁在灯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泽。

“燧人堆”静静地矗立在中央,像一头刚刚结束咆哮的钢铁巨兽,表面覆盖着复杂的管道与线路。

实现可控核聚变,理论早已成熟。

从1951年相关构想被提出,到利用氘氚燃料加热至亿度以上形成等离子体,再到利用中子撞击包层产生热能发电。

整个流程在理论上清晰可行。

然而,真正制约人类迈向终极能源的,始终是材料。

能够承受上亿度高温的极端条件,能够抵御高能中子长时间辐照而不发生脆化、变形。

寻找这样的“神级”材料,一直是全球科学界难以逾越的天堑。

甚至有人曾悲观断言,可控核聚变,永远是距离我们五十年后的未来科技。

这次“燧人堆”的成功,Q值突破7.2,能量输出远超输入,无疑是将那“五十年”大大缩短了。

但所有人都清楚,成功的关键,在于那些掺入了灵石碎末的新型核心组件。

沈行院士和他的团队,此刻的任务,就是检查这些特殊合金材料在经历了刚才那场“炼狱考验”后的状态。

高温、强磁场、中子流的轮番轰击,它们还好吗?

如果这些耗费了天价资源,甚至动用了珍贵灵石才制造出的组件,只是一次性的消耗品,那这次成功的代价,将是炎国无法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