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拿起一个粽子,没马上剥开,“杜姐姐,你这粽子包的好小巧啊,真好看。”
杜敏包的是传统的四角粽子,有的里面塞一颗红枣,有的是一块咸肉,用的是空间里的香糯米,一剥开粽叶,浓郁的米香扑鼻而来。
“杜姐姐,你,你包的怎么这个结实?我娘包的一剥开粽叶全洒了。”
“大婶那是用的饭米吧,包这个得用糯米,糯米粘粘的,煮出来就紧实。”
春花吃了一个,杜敏又给她装了五个,回家一人一个别打架。
送张五哥去学堂的时候给他提了十个,让他送给夫子。
师娘拿到手里还热乎的粽子,“这孩子家里倒是知礼,你可得上点心教人家。”
夫子有点不解,“不都一样送的节礼,为啥要挑出他来单说?”
“那能一样嘛?你瞅瞅,这粽子肯定是自己包的不同口味的,外面系的绳子颜色不一样,这说明啥,人家是费心思了,不像那些个,大街上到处都有的东西,随便一买送来了。”
“你还真难伺候!”
夫子吃了两个粽子走了,哎这个咸肉的粽子还挺好吃,该叫夫人再给我留两个的,也不知道家里的两个小兔崽子会不会全吃了。
小兔崽子们不负众望,和娘亲高高兴兴的分食了剩下的八个粽子,这个粽子跟捉迷藏似的,一会儿是纯白米的,一会儿是咸肉的,下一个是大红枣,再来一个,没啦?怎么吃这么快?
六月六,晒龙衣,家家户户把箱子里的衣服拿出来晾晒。
杜敏在院里扯了根绳子,把老祖宗的棉袄拿出来晒,张五哥和狗儿的棉衣棉裤也找出来晾晒。
一个媒婆模样的人从门口路过,“敢问村长家在哪里?”
“顺着门口这路走到村子中间,一溜五间房就是。”
“哎多谢!”
“这是来给春花说亲的?”
系统回答,“正是,春花的正缘来了。”
果然晚上,范春花羞羞答答的来跟杜敏说,媒婆给说了一门亲事,男方是二十里外的福安村村长家,说的是他家的大小子,今年十八,读过三年私塾,家里十间大瓦房,到时候给他们两间。
“家里的老大?他下面有几个弟弟妹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