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敏心想,幸亏这里山高皇帝远,县令大人是个好人,并不苛待百姓们,就是有那么一股子流民,也很快镇压下去了,否则哪有现在的好日子。
石头在李夫子的私塾念了一年半,三字经百家姓不必说,孝经论语也学了一部分,诵读是没问题,就是这个字写的不咋样,夫子说他人小,手腕子没有劲,等他再长大些,多练练会越来越好的。
李夫子要去京城了,路途遥远,得提前半年就走,所以这个学堂就散了,临走之前给石头写了一封荐书,让他去官学。
有了夫子的荐书,又考问了几个问题,写了几个字,石头顺利的进入官学继续求学。
这个官学是封闭管理的,学生得住宿,半个月一休,铁锤背着行李被褥送石头去了宿舍,四个人一间屋,屋子中间一张大桌子,四个方凳,除此之外就是四个木箱子,给学生放衣物的。
只这头一次让家长送进来,以后都得学生自己收拾屋子了,杜敏倒不是很担心,石头在家也是自己收拾屋子的。
家里少了一个人,没有大的感觉,毕竟还有两个小孙子,正是乱跑乱跳的时候,一刻也不停下,晒的黑不溜秋的。
梅花今年十五了,正所谓一家女百家求,媒人来了好多趟了,杜敏经过打听,给她定下了县城里的一户吴姓人家,家里三个儿子,她看中的这个是老三,上头两个哥哥都已成家有了孩子,媒人给杜敏说梅花一成亲就分出来单过,家里给准备了一个小院子。
单过好啊,杜敏要是想去看看不用看她婆婆的脸色,给点东西也方便。
小伙子叫吴亮,在县城最大的酒楼泰兴楼做伙计,人很机灵能干。
定下了冬月十八的日子,其实杜敏想定到明年春暖花开时再成亲,奈何男方家托媒人再三的请求日子定早些,就这么着定到了冬月。
过了三书六礼,定好了日子,嫁衣就得赶紧做了,梅花的针线活很好,天天除了吃饭就在屋里绣嫁衣,绣盖头,做鞋,未来公公婆婆大伯哥一家子的鞋子都得给做,媒人送来的尺码。
杜敏给她纳鞋底子,梅花只管上鞋帮就行了,不然光是十几双鞋底也是个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