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张静还不懂得世态炎凉,不明白为什么班主任会不分青红皂白地相信那个“好学生”的指控。
每天放学后,她都要绕着最远的路回家,就为了避开那些指指点点。
她不敢告诉张志强,不想让这个总是忙得不着家的哥哥为她操心。
然而真相总会以某种方式显现。
那天晚上,张志强推开她房间的门,看到妹妹在黑暗中缩成一团。
他没有质问,也没有说教,只是静静地坐在床边,直到张静哭着说出了全部实情。
第二天,张志强出现在学校,提着一个巨大的纸箱。
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五十支一模一样的百乐钢笔。
他站在教室门口,目光平和但不容置疑:“每个人都能得到一支,这样就不会有人再说我妹妹偷东西了。”
那个场景定格在张静的记忆里,不是辩解,不是抗争,而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彻底瓦解了那些流言蜚语的存在基础。
多年后的那个初夏夜晚,省城某个KTV里,张静再次体会到了这种力量的存在。
那个心怀不轨的男生,仗着家里的背景,在同学聚会上处心积虑地给她灌酒。
她最终逃脱了那个噩梦般的夜晚,但内心的恐惧却久久挥之不去。
当张志强得知这件事时,他的反应出奇的平静。
他只是淡淡地问了那个男生的名字,然后第二天就带着几个心腹从纳市赶到省城。
一周后,那个男生消失了。
又过了半个月,执法队在城郊的一条河里发现了他的尸体,司法鉴定给出的结论是意外溺水。
这件事情,成为了张静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
她第一次真切地理解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公平不是靠法律和道德就能维系的。
张志强用一种最极端的方式,向她展示了暴力与公平的关系。
那之后,她开始刻意模仿哥哥处理问题的方式,永远不要正面冲突,要让对手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反抗的勇气和能力。
而现在,站在这间熟悉的办公室里,张静终于明白,她其实一直都在追随着哥哥的影子。
只是她没想到,这条路的尽头,会是如此的讽刺。
她试图用权力为哥哥复仇,却最终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