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杨奇伟自己,则干着最重要的工作。
他站在人群中间,有条不紊地将已经领取到衣物的教徒们进行分配。
十人一队。
每队设立队长一人,副队长一人。
十队为一班,有班长一人,副班长两人。
经过这简单的分组,流民们的情况立马有了变化,不再如曾经那样显得散乱无章。
之后便是每班设立一个伙房,由会烹饪的妇人,或者男子担任。
杨奇伟亲自给他们分发食物,而后由各班班长负责协调,由各队队长负责分配。
在杨奇伟的亲自督导下,新的秩序快速搭建完成!
当时间来到正午,已经是三个小时后。
经过三个小时的忙碌,圣教已经有两百二十四班,合计两万两千四百人。
当然,其中老弱妇孺不在少数。
不过大半是青壮。
毕竟体弱之人,大多已经死在漫长的逃亡之路!
在分班的过程中,杨奇伟又从流民中挑选了四百多青壮,合计有五百多人。
负责维护现场秩序。
而在规模庞大的流民队伍中,还有一些很特别的存在。
孤儿!
他们有些是父母双亡后不得不出来流浪,有些则是父母带着一起逃亡,但父母都相继死在逃亡的路上,因而成为流民。
在圣教的两万多教徒中,孤儿的数量非常惊人,足有一千五百多人。
其中十岁以下的就有五百人,十岁到十五岁的有一千多人。
不过杨奇伟现在没有时间仔细统计教徒的职业,以及具体情况。
正午之后,用了午餐,杨奇伟便急匆匆开始了下一步计划。
攻城略地!
像这样大规模的驱赶流民,朝廷一般都会派出探子尾随观察,以确保不会出现民变。
这些人不多,主要以观察情况为主。
杨奇伟可以确定,自己这边搞那么大的动静,消息肯定已经传了出去。如果不尽快行动,南阳府的军队就要杀过来了。
所以当下最重要的是打下一块根据地,然后整顿圣教,打响名号,招兵买马!
南阳府的流民何止十数万,更别说周围的流民与贫民。
若是能打响名号,轻易可得几十万拥护。
到了那时候,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