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以思想为刃,斩皇朝之根

这个问题的答案运用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霍布斯的《利维坦》,以及三皇禅让制等相关资料。

国家权力是否应该受到限制?

这个问题的答案运用了孟子、墨子的思想,谭嗣同的《仁学》,洛克的《政府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康德的《法的形而上学原理》等作品。

如何限制少数人的暴政?

这个问题的答案运用了孟子、谭嗣同的《仁学》,托克维尔的《论灯塔的民主》,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等理论。

如何限制多数人的暴行?

这个问题的答案运用了约翰?密尔的《论自由》,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罗尔斯的《正义论》,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等内容。

可以说,这四个问题的答案,汇聚了前世东西方几千年的思想精髓,是现代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基石。

没有这些思想理论,根本不可能有现代文明的诞生和发展。

这也是杨奇伟精心准备的大杀器,是他推动社会变革、实现理想的重要武器。

从古至今,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推动社会变革最强大的力量,始终是那些有智慧、有学识但并不掌权的知识分子。

他们对世界和国家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知,对掌权者滥用权力的行为深恶痛绝。

西方的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黑暗,推动了思想的解放和科学的发展;东方的民主变革,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这些伟大的变革,无一不是由知识分子主导和推动的。

圣教想要创建一个属于人民的国家,必然需要这些知识分子的力量。

他们的思想和智慧,将为圣教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刘思行听到杨奇伟的话,愣了数秒,似乎在消化这个信息。

而后,他神情郑重地躬身拜了三拜,感激地说道:“多谢教主为孟圣正名。”

说完,他转身离去,步伐轻快。

杨奇伟望着刘思行离去的背影,唇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读书人嘴里的孟圣,自然是指孟子。

在洪武年间,朱元璋下令编修《孟子节文》,删减了原着中的85条内容,差不多占了全文的三分之一。

其中,凡是涉及“民贵君轻”“诛独夫”等言论的内容全被剔除。

比如“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