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教主来了”的呼声,小西渡村刹那间沸腾起来。
田间劳作的百姓锄头一扔,顾不上擦去额头的泥土与汗水,撒腿就跑;
村落里、庭院中忙碌的人们,手中的活儿“哐当”一放,脚步匆匆,纷纷涌上街头。
一时间,小西渡村张灯结彩,热闹得如同过年一般。
得到消息的乡老李通,神色慌张,一路小跑而来。
虽是寒冬腊月,凛冽的寒风如刀子般刮过,可他额头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顺着脸颊不断滚落。
李通,头发花白,头顶光秃,身材高瘦。
此刻,他的面色因为赶路和激动而显得格外红润,气色极佳。
他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杨奇伟面前,腰弯得如同虾米,恭敬地拜道:“鄙人小西渡村乡老李通,拜见教主。”
杨奇伟目光温和,打量着围拢过来的村民,脸上浮现出一抹亲切的微笑,说道:“老先生安好。”
“不敢当,不敢当。”
李通激动得脸色涨红,像熟透了的番茄,双手不停地摆动,而后带着几分热忱,邀请道:“教主,请,请入村说话。”
杨奇伟微笑着点头应允,跟在李通身后,踏入小西渡村。
村口,一座石牌坊静静矗立。
牌坊高大而庄重,周身雕刻着祥龙瑞兽,其雕纹线条流畅,那龙仿佛下一秒就会腾飞而起,瑞兽似乎要奔腾而出,栩栩如生。
“耕读传家”四个鎏金大字,在冬日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沿着宽阔平坦的石板路前行,道路两旁屋舍排列得整整齐齐。
庭院错落分布,青砖黛瓦,质朴中透着温馨。
院中的桃花灼灼,微风轻柔拂过,粉色的花瓣纷纷扬扬飘落,宛如一场梦幻的花雨。
因临近淮河,村中引入一条潺潺小溪,溪水清澈见底,似一条玉带环绕着整个村落。
随着杨奇伟走进小西渡村,教主来访的消息如一阵风般迅速传开。
通往小西渡村的乡道上,中年男子水娃赶着驴车,神色焦急,朝着最近的集市疾驰而去。
他路过田间,此前与杨奇伟三人聊天的老人马六叔看到了他。
马六叔手搭凉棚,远远地扯着嗓子高声喊道:“水娃,你这是去干啥,咋慌慌张张的?”
水娃听到呼喊,猛地拉住缰绳,驴车“嘎吱”一声停了下来。
他看向田间地头的马六叔,同样大声回应:“是马六叔啊!六叔,村里出大事了,教主来咱们小西渡村拜访啦,我这赶着去集市上买点糕点酒水。”
“啊,啥,谁来了?”
马六叔听不太清楚,右手紧紧搭在耳朵上,脸上满是疑惑,大声问道。
“教主,圣教教主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