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殿外响起尖细的嗓音。
百官立刻起身,徐达几人也立刻结束交谈,跟着起身行礼参拜。
“臣等,恭祝陛下、皇后娘娘,新春吉祥.....”
今日朱元璋显得心情极好,一甩袍袖,边走边笑,“行了,今天就不讲那繁文缛节了,都坐下,敞开了吃喝。”
闻声,百官这才收礼停止身体,却无一人敢坐下。
直到朱元璋跟马皇后走到高台之上坐定,百官这才纷纷落座。
“嗯?”朱元璋目光横扫,见唯独少了朱标和李景隆,当即发问:“太子和咱那少年大都督哪里去了?”
百官一阵沉默。
老登,说这话就有点明知故问了!
城内那他娘可是两万人呐!
就是两万头猪,杀起来也没那么快,没回来肯定是人没杀完,这还要问?
心中是这样腹诽,可却没人真敢站出来直说。
殿外忽传报喝声:“太子殿下到!”
话音刚落,一道略带顽劣的声音响起:“咋,咱不配报个名讳?”
李文忠闻言色变,朱元璋却露出会心一笑。
这话用脚丫子想也知道,定是出自李景隆之口。
“锦...衣卫大都统李景隆,到!”通报声明显带了几分无奈。
朱标率先踏入殿内,面带无奈笑意,身后探出个脑袋,正是笑嘻嘻的李景隆。
其实他心知肚明,按礼制,臣子岂能与太子同时通报?
他却偏要如此要求,还不避讳殿内百官,正是要给自己留下个“少年轻狂”的把柄和印象。
少年得志可以,少年掌大权也行。
可若不显半点少年心性,以少年身行老练事,就算百官能容下你,只怕朱元璋也得对你猜忌非常。
随着两人入殿,若有若无的血腥气弥漫开来。
不要说武将,就连那些不谈兵家之事的文官也敏锐地嗅到了。
百官心底惊悚——这两人怕是从头看到了尾,连身上都浸透了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