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来....
这个称号要落到李景隆身上,继续镇压第二代勋贵们了。
吱呀...
宫门推开。
随着太监们一声声尖细的呼喊声,百官立刻整齐列队,踱步入宫。
奉天殿。
李景隆身穿蟒袍,满脸严肃地站在高台下左侧,旁边则是穿着蓝衣的徐增寿。
“别说,穿蟒袍站岗,真有气势哈?”
“那可不,咱大明也算开了先例不是?”
这场面十分滑稽,引得百官们纷纷窃笑。
能穿蟒袍者,哪个不是位高权重,唯独出了李景隆这么个异数。
少顷,老朱带着朱标龙行虎步而来,周身散发着浓浓帝皇威严。
百官立刻噤声行礼,“臣等,问圣躬安!”
“免礼!”老朱甩了甩袍袖,直接开口:“年前边疆来报,北元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率领上万人在和林屯扎,怀疑有南侵动向。”
徐达上前一步,接过话茬,“陛下,眼下咱大明都天寒地冻了,草原蛮子的日子怕是也不好过,不能不防其南下劫掠!”
汉家和草原之间纠缠千年,这事甚至都成了潜规则。
草原冬日环境恶劣,冻死人畜时常发生,加上粮食等御寒物资匮乏,只能从汉家百姓手中抢夺。
而历数边疆汉民的血泪苦难,大多都是发生在天寒地冻时的劫掠中。
“咱也是这意思!”朱元璋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李文忠身上,“曹国公,此事,你怎么看啊?”
李文忠提领大都督府,要是他不说话,这件事也得掂量掂量。
“那便将其剿了!”李文忠的回答简短有力。
区区万余兵马, 还真不能让他重视。
朱元璋捋须一笑,目光落在李景隆身上,“大都统不是不喜锦衣卫,总想着领兵打仗,不如这次就你去吧?”
此言一出,殿内立刻安静到针落可闻。
“真是好大的圣恩啊!”
百官目光复杂,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过了这个年,满打满算才十三岁的李景隆,竟然能得朱元璋如此信任,连领兵出战这等大事都能被委任。
李文忠微微摇头,示意李景隆不要接受,后者却直接无视,“陛下,臣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