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的准备要做,但和平也要努力争取。”
“两件事并行不悖。”
“所以,必要的姿态我们是要做的。”
说着话,他的目光瞥向了邱兆安:“邱总长,你立刻去见东瀛公使,向他阐明我们对和平的态度。”
“大夏特殊国情他了解,东瀛的在夏利益,我们是愿意维护的,这也是我们一贯的做法。”
“但关于东北的事儿,我们需要时间协调。”
“除此之外,也要更进一步探明他们的底线,以供国府决策。”
“是。”
邱兆安起身应是。
总统现在的态度,看似和刚才没什么变化,但终究是退了一步。
只是要去协调梅坚毅那小子……邱总长不是很看好。
要是梅坚毅愿意让步,当时国联调查组调停的时候,他就答应了,又何必等到现在听国府指挥?
年轻人的狂,他可是领教过的。
脾气也爆的很,一言不合就骂娘!
杂揉了汪致新的意见,但又坚持了自己刚才的态度。
这个安排,谭凯申自己还是满意的。
又对代行政院长宋元文嘱咐,由他和各国公使会面,寻求国际支持。
把这事儿安排妥,谭凯申目光环视一圈,道:“梅坚毅那里也要安抚,争取做通他的工作,督促他做一定让步。”
“不然,我们所做的都是白费力气。”
说着,他瞥了何敬之一眼:“这件事很难,在座的诸位,谁愿意接受这个重任?”
话音落下,何敬之立刻端起面前的茶杯。
先是喝了一口,而后捧在手里,认真端详了起来。
老谭的眼神他当然懂。
但是这事儿没人比他更清楚,根本就没可能做通梅坚毅的工作,让梅坚毅对东瀛人让步。
不说梅坚毅年少轻狂心高气傲。
主要是他真有实力!
鸭绿江前线阵地他去视察过。
永久工事半永久工事星罗棋布,其间又有各种壕堑连接,天寒地冻却干的热火朝天。
整条防线绵延二百多公里,纵深足有二十公里。
虽然部队还没有完全进入,装备也没有布置到位。
梅坚毅这小子,更是打马虎眼不愿意给他多说。
但沿途所见部队的精气神,还有冰山一角的各类军械装备,都昭示着这家伙是有底气,和东瀛人结结实实打一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