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兵力,东三省我要了

吕云台立刻掏出了兜里的小笔记本。

“第一,组织精干力量,仔细剖析这次定平作战,不但要总结对方的优点,更要总结我们的缺点。”

“针对缺点,制定新的训练大纲。”

“这一点要尽快,三天时间。”

“第二,全集团军上下,展开为期四十天的大练兵。”

“原则只有一个,直面短板缺点,针对性训练。”

“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

“大练兵期间,单兵伙食费翻倍,新增款项由司令部统一调拨。”

一边踱步一边说完这些,梅坚毅脚下一停:“这件事你俩亲自抓,云台要辛苦一些,这段时间多到下面巡查。”

“另外司令部要组织五支督导队,分驻五个军。”

“督导队要下到最基层的部队,检查训练进度,有懈怠贪墨的,严厉处置。”

“是!”

一声令下,全军躁动。

外界也依旧是纷纷扰扰。

至十月中旬,随着战事绵延,东瀛人陆续增兵。

根据戴雨农多方收集的情报,关东军所辖的总兵力,已经突破三万人。

而作为东北临时军政中心的锦县一带,东北军的规模也不过才四万人。

据说国联几次出面试图调停,但都没能产生效果。

反倒是大夏最大城市沪城的东瀛海军陆战队,也已经开始增兵。

各地呼吁国府出兵,收复失地的呼声,随着事态发展也渐渐高涨。

隔三岔五就有游行示威活动。

梅司令也几次致电江宁,极力要求出兵。

而已经随着张逸卿,转进到了锦县的副司令李树棠,梅司令每一次请求出兵之后,都要召开记者会,重申第三集团军立场。

两人配合默契,还没出兵,就已经狠狠赚了一波声望。

尤其是没收敌产一招,虽然也引来了一些批评声,东瀛政府也公开申明,要对侵犯侨民资产的晋省实施惩戒。

但越是这样,梅坚毅的声望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