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的案子有了新的转机?”赵又生抬起了头,但却不敢坐凳子上,只是蹲在地上,小心翼翼的看着杨阳。
“你的案子早就已经盖棺定论,哪里会有什么转机。”蒙毅中气十足的说道。
“啊?那大人你们今天来,是要小生的命吗?可是小生真的没有作弊,这是为什么?这还有王法吗?还有天理吗?”
赵又生站了起来,有些癫狂的笑着,看着杨阳,眼中全是对这世界的失望。
“天理有没有我不知道,但王法,应该是有的。”杨阳一字一句的说道。
“你说你没有作弊,我现在可以给你一个机会,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王法,机会?”赵又生听了杨阳的话,冷静了下来。而后跪了下来,带着哭声说道:
“倒不是小生怕死,只是小生的老师说过,人生一世,不可失了风骨,就算是死也要死的清白。还有就是,小生家中还有一老母,正等着小生考取功名之后归家。若是不能自证清白,失了读书人的风骨,还辜负了家中老母的期望。”
“半个月后,正是三年一次的科考,我会让人把科考的试题送来。但这半个月,我不会再给你任何帮助,你只能凭着之前所学答题。”
“谢谢大人,一生所学,皆在小生脑中,虽然三年未碰过纸笔,但小生依旧可以执笔写字!”
杨阳点点头,让狱卒把人送回了牢房,并且给他安排了一个单独的牢房,然后就带着蒙羽离开了这里。
“殿下,你为何不告诉他母亲的事情?”蒙羽不解,这事因为那老妇人而起,但小殿下却一个字也没有向那书生提及。
“你刚刚也看到了,读书人也是有骨头的,如果把他母亲的事情告诉他,有可能会乱了他的心神。”
“殿下就那么相信他?”
“且看吧,这事你能安排吗?”杨阳停下了脚步,想了想这好像有点困难,毕竟科举是国之重事,里面的考题不是说想送就能送出来的。
“我去办的话可能有些困难,但殿下可以找一人帮忙,这事对他来说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你让我去找父皇?”
“不不,殿下你还记得你的老师吗?就是当今的国师大人。他是出题人,也是每年的主审官。你只要和他打个招呼,科举当天,要一份考题,然后在审卷的时候加一份卷子,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跟在我身边,真是埋没你的才能了。”杨阳看着蒙毅,没想到他对京中各种官场一清二楚。
“谢殿下夸赞,但这些事情其实宫中随便拉个人过来,都是知道的。”蒙羽嘴上谦虚,但脸上却一脸的骄傲。
“那就去国师府看看。”杨阳上了马车,虽然他完全可以用轻功,但这京都里用轻功赶路,会显得十分张扬,说不定会惹来不少麻烦,所以杨阳选择了乘坐马车。可他不知道的是,他这马车是专门为他量身定制,虽然颜色漆黑不张扬,但用料却是最好的。而且拉车的马匹,不是四匹而是六匹,就只比当初皇帝的马车少了两匹。
这样的马车行驶在街上,谁看了心中不犯怵,这马车的等级代表了主人的身份,只要不傻的,都会知道车里的人不是王公就是皇亲。远远的看到,只会躲得远远的,根本没人会上前来自讨没趣。
到了国师府,国师这个小老头早就在门口等着了。下了车之后,杨阳十分奇怪,怎么国师这个老头子会知道自己要来,竟然院子都打扫好了,还铺了一层红毯。
杨阳不知道的是,自从他马车动起来的时候,在他的方向上,几乎京中的所有官员都收到了消息,全部都在观望。不仅国师府,这一条街上的官员,哪一个不是早就做好了迎接的准备,如果他掀开车帘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人的门都是开着的,而且都铺了地毯。甚至有些官员,适龄的家眷都安排好了,就等着这位马车上的贵人挑选呢。
“老师,学生来看你了。”杨阳行了个学生礼,对外这老头子确实是他的老师,所以样子还是要做足的。
“你这是寒颤老夫呢。”老国师笑着扶起了杨阳,但却轻轻的对着杨阳说了一句。他自那天去过杨阳的院子,后来就没再去过,他们两个空有师徒之名,却无师徒之实。
“学生好久不见老师,对老师甚是想念,老师我们到书房谈谈吧,学生有好多问题想要和老师请教呢。”杨阳一脸微笑着,架着国师这个老头就往里走。可在外人看来,是国师激动高兴得走路都走不稳了,而杨阳作为弟子,一直扶着老师,这深厚的师生之情,让所有人都感动不已。
“行了行了,小殿下,你就放过我这把老骨头吧。”杨阳把人扶到书房,让这老国师坐到了椅子上。
这一路来,老国师只觉得自己浑身都要散架了一般,现在坐着更是全身上下都在抗议。所以他没有给杨阳好脸色看,这只有他们两个人了,没了外人,自然也就不用装了。
小主,
“老师,今年的考题考卷,能不能给学生一份?”
“别叫我老师,我可当不起,我叫你老师差不多。”老国师翻了翻桌子上的茶杯,却发现里面一滴水都没有,气得他想摔杯子,但又不敢发作,所以只能瞪着杨阳。
“你要这些做什么?难道你要参加科考?你要是参加,那今年的考生,哪一个能考得过你?”
“不不,只是学生有个人,他身份不便,不合适去贡院中参加科考,所以学生想替他要一份考卷。”
“你要作弊塞人?那你找错人了,我是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老国师吹了吹自己的胡子,恶狠狠的瞪着杨阳,没想到这小殿下竟然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