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第86章 第八十六章

三个月的时间如同白驹过隙一般一闪而过,杨阳这段时间每天除了吃就是四处溜达,而陆地上南韶和北梁的战局,在经过小半年的酝酿,已经拉开了帷幕。

杨阳不喜欢战争,因为战争就意味着有人会死亡,哪怕是那些人跟自己没有半点关系。而且他觉得战争十分无聊,无非就是打过来杀过去,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坐一起喝酒聊天呢。但杨阳知道这不现实,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这一旦起了头,最终还是会演变成你死我活的局面。

“殿下,陛下传旨,召您回国。”

蒙羽气喘吁吁的从山下跑上来,行了一礼,喘着粗气从怀里取出一卷丝绸做的黄色圣旨。

杨阳转头看了一眼,没有接过去的意思,只是点了点头,而后继续看着手里的纸张,这上面是天机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消息,在经过记录之后做成了一个汇总。因为没有经过筛选分类,所以上面的信息十分的杂乱。

“告诉皇帝老爹,我晚一点回去。”

上京的皇帝李自省这时候召他回去,杨阳自然是知道为什么,因为早在一个月前,他就通过天机阁收到了消息。为了能安心打仗,南韶和北梁不约而同的向上京提出和亲的要求,怕的就是他们两个国家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上京出兵捡个大便宜。

但就算是上京同意和亲,也不一定就保证会作壁上观隔岸观火,但明知如此南韶和北梁却依旧选择这么做,凭借的还是青江天险,在另一边他们只要放些人手,就能守住自己的边境,最不济也能抵挡一天一夜,这么长的时间,足够他们做出反应。而且他们也知道,假如在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上京挥兵渡江,为了生存下去,那么他们两国就会摒弃前嫌,共同对抗上京。

可要是等到南韶或是北梁吞并了另一方,那么上京的局势就会变得十分不妙,这种情况上京的皇帝和官员都知道。所以和亲也是向上京抛出橄榄枝,表示就算是他们赢了战争,也不会进犯上京。但谁都知道,就算是现在不进犯,等到不久以后休养生息之后,依旧会挥兵向东,拿下上京。

三角是最稳定的关系,一旦有两个角它并在了一起,那么剩下的那一角根本就不能独善其身。所以上京虽然没有面临兵祸之灾,但朝堂上下每个人都过得战战兢兢,朝中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应该拒绝南韶和北梁的橄榄枝,毕竟这都是虚假且没有任何意义的,就应该在他们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出兵,就算吃不下南韶和北梁这两块蛋糕,但至少能从中得到一些好处,从而壮大自己。而另一派则选择先同意和亲,等南韶和北梁双方分出胜负之后再出兵,趁对方还没站稳脚跟,不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已经疲惫不堪的那一方。

杨阳自然也知道上京朝堂上的争执,所以他并不着急回去,这种事情这种时候,各自都有各自的想法,就算自己回去了,也左右不了局面,所以还不如不回去。自己在天机阁这里,还能拿到第一手关于南韶和北梁的情报,如果能提前分析出这其中谁会输谁会赢,自己才会有办法解决这一困境。

“同时建议,镇南军和镇北军集结于青江边,做出随时渡江的准备。”

蒙羽到一旁取了纸笔,匆匆写下了杨阳的话,而后起身行了一礼,在得到杨阳的同意之后,小跑着下了山。

“师弟你这是要让上京坐收渔翁?”

一旁的关自在,也在看着这些汇总过来的消息,以为自己的这个小师弟,打算让上京在南韶和北梁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出手。

“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这个仗打不起来。”杨阳叹了口气,这是他真实的想法,让上京在青江边重兵待命,为的不是当个渔翁,而是让南韶和北梁心生忌惮,将这即将燃起的战火消弭。

“但愿吧。”关自在也一样不希望有人死于战乱,但面对这即将一触即发的战争,他没有办法去阻止。天机阁也曾经试图让人去游说,但依旧没有任何效果,北梁和南韶好像铁了心要打这场仗,尤其是南韶更是信心满满,甚至调走了他们镇守于青江以南的水师,只留下三分之一不到的人留下看守船只。

“轩辕庭的底气是什么?”

这些天杨阳和关自在一直在反复的进行着推敲,除了南韶有足够的军备以外,其他地方并无异样,甚至在人员配比上,南韶好像还略逊于北梁一筹。南韶一面临海,一面临江,所以最强的是水师,按理说并不擅长陆战。反倒是北梁,因为要抵御北边的蛮人侵扰,最是擅长奔袭和突袭,而且他们的战马,是出了名的精壮,所以有着陆上最强的骑兵。

“会不会我们忽略了什么?”

关自在让人把前几天整理好的资料拿了过来,重新开始梳理,但得出的结论依旧是南韶这边一旦发动这场战争,可能会吃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消息,双方已经开始交战,南韶大败退回城内,北梁占领了忘川山以南的鲜花平原。”

杨阳将刚刚送来的情报看了一眼后递给关自在,这仗最终还是打响了,但看到战报之后,杨阳却高兴不起来,反而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南韶刚开战就大败,出乎他的意料,而且完全不像是轩辕庭一贯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