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原本吵吵嚷嚷的大殿,突然安静了下来。所有大臣都十分惊讶的看着李虚之,倒不是被李虚之的机智所震惊,而是被他的愚蠢给震惊到了。其实谁都知道,这南韶的钱肯定是要收的,这仗也肯定是要打的,因为南韶和北梁,这双方不管谁赢了谁,最后肯定是要发兵上京的。

他们之所以分成两派,吵了这么多天,其实只是想做出一个假象迷惑一下对方而已。但就现在,三皇子这个被他们私底下叫猪头三的皇子,竟然就这么把这事给说了出来,而且还要亲自带兵。要不是顾及对方是三皇子,这又是在大殿之上,估计都要破口大骂,这个愚蠢的人了。

李自省也是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儿子会有这么蠢,带着他在朝堂上听政,本以为再笨的人,耳濡目染之下,怎么也会有点长进,但没想到的是,竟然一开口就打了个明牌。此时的他十分后悔,后悔自己为何多余给他一个开口的机会。这下好了,不仅上京的所有官员都尴尬,就连送来国书的双方使臣,也是一脸尴尬,一时间谁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六殿下到~!”

就在所有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时候,殿外通报的侍卫通报了一声。大殿之内,因为吵架站得混乱的大臣们纷纷快速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并在中间让出了一条路。

“儿臣见过父皇。”杨阳行了一礼,并未下跪,而后又转身对着身后的文武大臣们行了一礼。

所有大臣也都齐齐回礼,本来就对他有好感,此时更是好感倍增,来的真是时候!

“儿臣觉得三哥说的对,不管是南韶还是北梁哪一方获胜,其国力军力也必定大涨,迟早是要来攻打我们上京的。与其等着到时候他们打过来,不如趁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一举出兵拿下。”

听了这话,所有人都十分吃惊,虽然话说的没错,但现在说是不是早了点,况且这话竟然是被誉为天下四公子之首的三殿下说的。所以大殿之内,除了三皇子外,下巴都要惊掉了。

“六弟说得对,到时候还求父皇让儿臣带兵,儿臣也想为上京出一份力。”三皇子李虚之心情大好,心中直呼这些年都误会自己这六弟了,以后一定要好好待他,再也不嫉妒他了。

“南韶和北梁要打,我们上京也不是不可以袖手旁观。但我们上京也有个条件,那就是南韶和北梁要向我方开放边境,只要是愿意来到我们上京投靠的,特别是老弱妇孺,你们都不得加以阻拦。一则是为避免你们其中一方胜出后,就举兵发难我们上京,二则是我不愿看着因为战争而生灵涂炭,许多无辜的生命逝去。至于以后,你们对不对上京发难,那也是以后的事情,如若上京弱于你们一方,我们李家自会无条件归附。”

这话是对南韶和北梁的使臣说的,所有人都不清楚杨阳为何会这样说,所以也没人敢说话。又经过了短暂的沉默之后,李自省起身说道:

“两国使臣,此提议你们觉得如何?但我可说好了,南韶的一千万两白银,可也一样得给。”

“啊?这……”

南韶和北梁的使臣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行了一礼,之后表示修书回去请示一下。这上京开出的条件,确实是对他们有利。谁还没个父母妻儿,谁都不敢保证说就能一定打赢这场战争。既然上京的皇帝都开口承诺了,那他们自然也是希望自己一方的国君答应的。

他们也知道,这没好处的事情,上京是肯定不会做的,但就是琢磨不透,反正这仗他们两国是要打定了,就算上京有别的阴谋,他们也没有了任何退路。

等南韶和北梁的使臣退出以后,上京的大臣们却没有跟着离开,只是一个个的站在原地,左看看右晃晃。别国使臣在的时候他们不好说话,所以就想留下来,听听六殿下是怎么想的。他们相信杨阳,更相信李自省,所以当时没有说一句反对的话,但不代表事后不想要一个说法。

“诸位,有什么疑虑就说出来吧,看你们一个个的,退朝了还不愿意走的,自古以来可是头一遭。”

“陛下,殿下。我是个武将我不懂,但为何陛下为何会同意殿下的提议,如果南韶和北梁把他们的妻儿老小都扔到我们这边来,我们这边要养活的人更多了不说,而且还帮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他们打的时候不是更无牵无挂了么,我们为何白白吃这样的亏。说句殿下不爱听的,不是我信不过殿下,可真要他们一方胜出,休养个几年,转头攻打我们,殿下就一定觉得我们能胜?”

小主,

说话的是一个武将,杨阳也不知道这人的名字,更没打过交道,毕竟武将那么多,自己不可能全都知道。杨阳没有生气,而是看向自己的父皇,发现李自省没有帮自己解释的意思,只好自己开口:

“诸位,假如我们上京过两天就要打仗,而且胜负不知,那么你们是否要把自己妻儿老小安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那是自然!”另一名武将站了出来,正所谓祸不及妻儿,打仗是男人的事情,自然不希望牵连到自己的父母妻儿。

“这些人看起来是老幼妇孺,如果我们给他们提供一些土地,种地养活自己应该不成问题吧。更别说他们来到我们这里的时候,不可能空着手过来,或多或少都会带一些钱粮。你们可别看不起这一点钱粮,如果人多的话,那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