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我们为何这么急着要走?”半路上,蒙羽悄悄的问杨阳。
“我们不走,南韶和北梁是不敢开战的,你们也看过军报了,双方其实早就已经集结完毕,这第一仗就是在那鲜花草原之上。但为何迟迟不开战,你们想过为什么么?他们两个是在忌惮你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阳看了看把自己拱卫在中间的重甲黑骑,自从上一战这支精锐骑兵立了奇功之后,就名声大噪,尤其是南韶和北梁的军队,更是深有体会。所以外界就送给了这支骑兵一个名字,地狱黑骑。但凡看到这支骑兵的,大多都是被送去了那阴间的地狱。
“殿下说笑了,轩辕庭和独孤傲哪里是在忌惮我们,而是在忌惮殿下你。”
张小海凑了过来,他不认为光凭他们这支骑兵,就能让两个国家忌惮,毕竟再强也敌不过一个国家的军队多。南韶和北梁忌惮的,更多的应该是殿下的计谋,毕竟一个奇谋很有可能就会改变战局。南韶和北梁自然不希望有这么一个人坐在他们旁边看他们打架。可就算是殿下不在大兴,难道真的就不能左右战局么?
“我就算有各种奇思妙计,没有你们去执行,那也是一个空话,所以你们不用怀疑自己的重要性。”杨阳摆了摆手,他说的是实话,不管什么计划,都是需要有人去执行的,不然只会只是个计划,不会产生任何作用。
“殿下,南韶和北梁的这场仗,你觉得会持续多久?”
“长则七八年,短则三五年吧。”杨阳其实早就算过,从这些天的军报来看,双方之前囤积的物资,足够他们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至于谁能赢,杨阳更希望独孤傲能赢,因为接触过轩辕庭之后,杨阳感觉这人骨子里就是一个疯子,不过期望归期望,这场战争,南韶赢面更大。
毕竟南韶没有其他敌人,背靠群山而且还靠海。反观北梁,南有南韶,西有胡马,北有蛮族。虽然后面两个现在不足为虑,但一旦北梁被消耗的差不多,这就会成为最大的隐患。到时候北梁腹背受敌,败亡那是迟早的事情。
回到了天机阁,黑骑依旧被留在了岸上,回到了驻地训练,杨阳只带着张小海和蒙羽。虽然现在南韶和北梁已经正式交锋,但杨阳知道这仗要打很久,所以他一点都不着急,又开始过上了优哉游哉的日子。
正如杨阳所预料的那样,五年已经过去,南韶和北梁的战争还没结束。从最初的北梁将南韶的军队打出鲜花草原之后,就再难再进一步。南韶在经过一年的整合之后,趁西边的胡马对北梁发难之际,一举跨过鲜花草原,并且攻下了忘川城,打开了北上的第一扇门。
而后北梁就开始节节败退,就跟杨阳分析的一样,哪怕是北梁的军队骁勇善战,但腹背受敌,终不能长久。但他也还是很佩服独孤傲,即便在这恶劣的情况下,依旧能支撑了那么久。南韶用了五年时间,也就只占了北梁三洲之地,虽然现在北梁也只剩三洲,但现在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平衡现象。
北梁原本有八个州郡,但现在南方的三个州被南韶攻下,一个州被西边的胡马占领,独孤傲又十分大方的把北边的一个州让给了蛮族。这就使得此时南韶与西胡接壤,西胡又与北梁和蛮族接壤,多方势力互相制衡,谁都不敢多走一步。因为多进一步,那就要收到两个势力的反击,所以现在反而在互相制衡阶段,而且已经持续了快一年。
现在这几个势力,南韶与西胡正在互相谈判联合,南韶愿意在攻下北梁之后,将北方蛮族占领的一个州让给西胡,同时现在北梁所剩的三洲之地,南韶也愿意让出一个州给西胡。同样的,北梁也打算联合蛮族,到时候他们拿回被南韶夺走的三洲之地,现在西胡所占领的地方,让给蛮族。
但这四方势力都各有小九九,总想着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同时也不能让对方达成联合。所以现在都一直在派遣使臣打口水仗,反而真刀真枪的摩擦变得少了很多。
这五年,南韶和北梁是越打越穷,大兴趁着这段时间大发了一次战争财。不仅南韶和北梁的大多数人口都迁徙了过来,还有很多商贾也都逃到了这里。那边打仗穷得叮当响,大兴这边却逢年过节张灯结彩,完全不担心这战火会蔓延到这边来。
“师弟,这时机应该到了吧。”说话的是关自在,现在天机阁的阁主。早在三年前,两位老阁主已经双双驾鹤西去,所以阁主的位子自然就落到了关自在和杨阳的头上。
两位老阁主心系天下,在断气的时候就是希望南韶和北梁的战争能早点结束,所以作为徒弟的关自在,自然也是继承老阁主的遗志,希望这战争早点结束。但他也知道,这战争不是说结束就能结束的,唯一能破局的,就是这个每天无所事事的师弟。
“快了,但也差不多了。”
杨阳现在已经十八岁,在这天机阁整整呆了五年,每年除了中秋和过年,基本都在这里。
“是时候走动走动了。”
杨阳起身伸了个懒腰,五年前他没有预测到会出现这样的僵局,原本他以为这战争最多到第四年就会结束,毕竟南韶的兵力,北梁的困境,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猜到最后谁会赢得这场战争。他也希望这场战争早点结束,因为早点结束,那么百姓就会少受点苦。别看他们现在大兴已经接纳了南韶和北梁的难民,但因为大兴的土地就这么多,人多了就出现了不够分的情况,这一两年还好,时间长了,受苦的还是这些无辜的百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再看南韶和北梁,经过长达五年的战争,荒废的良田无数,城池之中一副破败的景象,有的人有家不能回,有爹娘不能在膝下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