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彻底改变大明

朱熹只是提出了一套朴素的哲学观念,但却对方法论闭口不谈,只求人人都如他是个圣人一般,存天理,灭人欲。

而阳明心学虽说依然有些质朴和唯心,但至少提出了一套方法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熹说,人生来就应该什么都知道,只是因为自身的灵魂受到了污染,所以才会显得蒙昧愚蠢。

而圣人就不会被污染,因此可以生而知之,所以普通人就需要不断努力,通过儒家提倡的那一套进行修养,才能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让自己渐渐趋近于圣人。

且先不说这个理论合不合礼,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修养自己?

只靠背四书五经么?

用圣人的德行来严格要求自己,便能通晓天下至理?

打坐修心,就能治国安民平天下?

读书人也不傻,都只是嘴上说一说,就像是宋廉一样,只要点破了就会意识到这是有问题的。

而阳明心学所倡导的是,心外无物,心便是理,听起来似乎很玄,根究起来,其实也和朱熹的理论差不多,都是要找回良知,就可以正确认识天下事务,从而达到圣人的境界。

但阳明心学真正强过程朱理学的一点便是王阳明又提出了一点,那就是知行合一。

知而不行是假的知道,行而不知是假的德行,知与行是互相促进的,此理论虽说依然有些质朴和漏洞,但至少给了读书人一个方向,也就是知道该往那里去努力,而不是将圣贤经典背下来,你便也是圣人了。

只不过李洪也不可能是照着阳明心学搬了过来,毕竟他要推广的是科学观念,因此他给出的方法论,就是物理。